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的《四时词》中的片段,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
“学士峰头雁正过”,开篇以雁群南飞的景象作为背景,学士峰头,既点出了地点的高远,也暗示了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雁群的迁徙,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含着人生的流转与追求。
“将军峡口柳无多”,转而描绘了将军峡口的景象,柳树稀疏,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时光的流逝。将军峡口,可能寓意着战场的回忆或是英雄的过往,柳树的稀少则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悲凉。
“云屏露冷衣裳薄”,进一步渲染了秋日清晨的清冷氛围。云屏,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屏风一般,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露冷,点明了清晨的寒意,衣裳薄则暗示了人物的轻装简行,或许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一份宁静与自在。
“欲棹觥船采芰荷”,最后两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情景。棹觥船,即划着小船,可能是在湖面或河上,采芰荷则是采摘菱角和荷花。这一行为充满了诗意,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亲近,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菱角与荷花,既是秋季的代表性植物,也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雁群、柳树、云屏、露水、觥船和芰荷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