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家枢所作的《题陶灿文引觞自酌图七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饮酒避世的向往。
首句“我欲负长剑,大海截鲛鲸”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想要手持长剑,征服大海中的鲛鲸,象征着追求远大目标的决心和勇气。
接着,“犁庭穷绝漠,乘槎泛重瀛”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征服未知、探索边界的渴望。犁庭,意为扫平战场,表示彻底征服;绝漠,指荒无人烟的沙漠,代表未知的领域;乘槎泛重瀛,则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乘着木筏穿越银河,象征着跨越重重困难,追求理想。
然而,诗人随后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请缨空有愿,投书总无灵。”请缨,原指请求领兵出征,这里比喻空有愿望却无法实现;投书,意为寄希望于书信传达心意,但总是徒劳无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时的无奈与失望。
最后,“不如来饮酒,兀兀其无醒”则流露出诗人对逃避现实、借酒消愁的倾向。兀兀,形容饮酒后的醉态,无醒则意味着沉醉不醒,以此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中寻求解脱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