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忠烈公祠为杰夫明府

公生历劫丁龙汉,白晰而文手搏战。

少负殊力抱大志,酒酣常读张岳传。

天雄备军杀贼多,大砺遮住燕山河。

旋镇郧襄期尽贼,拘阂其奈中枢何。

君不见车箱峡溃谷城火,前后庸臣受贼侮。

系之以舌不以手,亦不主剿专主抚。

胡然下诏徵勤王,移督用违其所长。

我朝龙兴膺帝箓,仁义之师来堂堂。

以众克寡小逆大,遂获死所于贾庄。

麻衣血裹镞一斗,地掘故剑青燐光。

鸣呼丽牲之碑孙述祖,国论回遹臣心苦。

榜掠对簿词不易,验视经句肉已腐。

食庙应配唐睢阳,问年恰符宋忠武。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忠烈公的英勇事迹与复杂命运,展现了其在乱世中的壮志与无奈。诗中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刻画了一位抱负远大的将领形象,他在多个战役中表现出色,却因政治上的局限和个人命运的转折,最终在贾庄牺牲。

诗的开头描述了忠烈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从年轻时的勇猛与抱负,到后来在车箱峡、谷城等地的战斗,以及在郧襄镇压叛乱的努力。然而,他的命运却充满了挑战与无奈,尤其是在面对中枢决策的矛盾与下属庸臣的背叛时。

诗中还提到了忠烈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他宁愿用自己的舌头而非双手去保护国家,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尽管如此,他仍未能避免被征召勤王、移督用错的不幸命运。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忠烈公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将其与历史上的其他忠贞之士相提并论,如唐睢阳与宋忠武,并期待其能获得应有的祭祀与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扬了忠烈公的英勇与忠诚,也深刻反思了历史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命运与局限,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寄冀宁徐恕斋观察

碧油幢曳戟门烟,销钥三关落眼前。

自古晋阳为保障,几曾汾曲有楼船。

开中可以疏盐政,画一如何议井田。

四面皆山山下路,亭亭杨柳马连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种山亭藏李阳冰篆为李刑部作

秦相斯为玉筋篆,史籀省文苍颉变。

历东西汉迄于隋,绝笔空无一人半。

师承乃有唐阳冰,隔一千年与相见。

俯仰流时穷元思,上出幡脚甘生之。

直下不倒一缕墨,璎珞垂露金薤披。

种山山人得古本,书易谦卦爻篆辞。

不师其辞师其意,谦谦君子良我师。

力猛格峻入篆室,号书中虎无愧色。

悬之可作座右铭,义取贞吉中心得。

惜哉琅琊邹峄之罘碑,斯乎斯乎侈颂秦功德。

形式: 古风

闻香霞客保阳却寄

秦关落叶最飘零,一片离声不可听。

雁断清霜瓠子渎,莲沉细雨锦帆泾。

缘何未老偏多病,赖是无官得独醒。

今夜月明吾入梦,瑶琴理罢水哉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为刘生敬敷题琴心中断诗

枯桐挂壁涩秋苔,荩箧无衣甑有埃。

忍听孤儿垂泪问,娘何处去几时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