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喈喈风雨馀,出昼意何如。
镜里无惭色,囊中有谏书。
寒崖立松柏,清庙失璠玙。
海内看霜月,光明只似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卢方春的作品,名为《送陆侍御归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喈喈风雨馀”一句,以风雨作比喻,形容外界环境的湿润多变,也可能暗示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出昼意何如"则是询问白日里朋友离去后的情景,是一种担忧和思念。
"镜里无惭色"此句通过镜子比喻,表明诗人的内心纯洁无瑕,不带有任何愧疚之情。"囊中有谏书"则揭示了诗人对朋友的忠告或是赠言,藏于囊中,显示出深沉的友情和关怀。
"寒崖立松柏"描绘的是一个严寒的山崖上挺拔的松柏树,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品格。"清庙失璠玙"则是对朋友即将到达的清净之地——越地的一种描绘,其中“璠玙”为古玉名,意指珍贵的东西,这里用以形容庙宇中的庄严和肃穆。
"海内看霜月"诗人在广阔的海洋中眺望着霜月,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凝视。"光明只似初"则是说那月光如同初见时一样清澈明亮,没有丝毫减退。
整首诗通过多个意象和比喻,将送别之情、友情之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深邃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
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
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
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
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
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
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
短短赤赤秧,专供毒蝗舌。
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
危岭恶有名,窄岭险无数。
石鼻卷我车,石牙隐我步。
空冈虫九头,黑身眼四顾。
掷之声愈厉,飞前使人怖。
想当开辟时,已是樵猎路。
茅臭不成山,瀑断不成布。
丫岩升恶猿,蹄涔立饥鹭。
芦花大如钱,况乃时寒冱。
遐征误假道,抚景自作恕。
林壑非出伦,笔砚不入务。
脚怠宿未投,天低日俄暮。
莲塘有清气,永夜南窗开。
引滴不待瓢,折筒为酒杯。
饮罢坐閒石,林杪风徐来。
仰天忽大笑,微吟行绿苔。
栈阁传铃夜已深,下方方沸管弦音。
霜飞初气侵清坐,月耿斜晖促苦吟。
蓍草只知浮世事,灯花难说隐人心。
依然流水高山意,我欲从之学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