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云放雨静山林,万壑崩湍共一音。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林景象,秋云布满天空,静悄悄地降下雨水。万壑之声,在这场雨中化作一片连绵的音响。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融入其中的情感。
“欲记荒寒无善画”一句,表明诗人想要记录这份荒凉与寒冷,但似乎没有合适的手法去描绘这般景象。这里的“善画”可能不仅指绘画技艺,更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处对自然美景的无尽向往。
而“赖传悲壮有能琴”则转换了话题,似乎在说只有音乐才能真正表达这份悲壮。这里的“悲壮”并非消极之情,而是一种面对大自然时所激发的情感深度。而“能琴”则是诗人寻找到的唯一能够传递这种情感的手段。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通过对比绘画与音乐的能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个人理解和情感寄托。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莫言草木未知秋,今日风云已自愁。
独傍黄尘骑一马,行看萧索听飕飕。
一公持一钵,想复度遥岑。
地瘦无黄犊,春来草更深。
海气冥冥涨楚氛,汀洲回薄水横分。
青松十里钟山路,祇隔西南一片云。
迸月川鱼跃,开云岭鸟翻。
径斜荒草恶,台废冶花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