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赤脚蛮中过一年,受持读诵日精专。
只应果满同诸佛,丈六金身色莹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蛮荒之地修行一年的僧人,他赤着双脚,专心致志地持戒诵经。诗人通过“只应果满同诸佛”一句,表达了这位僧人最终有望达到与诸佛相同的境界,成就佛果。而“丈六金身色莹然”则形象地描绘了他成佛后的金身,光华照人,体现了佛教中对成佛后圣者的美好想象。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以“赤脚”象征僧人的朴素和虔诚,“一年”强调了长时间的修行,“受持读诵日精专”表现了僧人修行的专注与毅力。“丈六金身色莹然”则是对理想状态的描绘,既是对僧人修行成果的赞美,也是对佛教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来往憧憧多故人,几能于此款柴门。
红莲绿水还初兴,青草黄茅得细论。
陡觉炎氛开日月,坐令爽气满乾坤。
匪朝恩锡归田去,只恐烦君费酒樽。
一棹翛然一幅巾,汀鸥集处亦逡巡。
功名正逐天机露,不似钓鱼船上人。
茱萸黄菊占秋光,休叹佳时在瘴乡。
饮罢此身归有日,明明天子正当阳。
泉石清华世岂知,萧然无是亦无非。
二年于此陪鸥鹭,收得閒中勋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