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

住久渔阳郡,朝朝望白檀。

朔云秋色早,边月夕光寒。

馆伴能胡语,降夷学汉冠。

人传魏武帝,于此破乌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时升的《渔阳》描绘了渔阳郡的生活景象和边塞风情。首句“住久渔阳郡”表达了诗人长期居住在此地的感慨,透露出他对渔阳的深深依恋。接着,“朝朝望白檀”通过早晨对白檀树的眺望,暗示诗人每日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

“朔云秋色早”描绘了北方秋季的早来,寒意与云层相映,渲染出边塞的苍凉与肃杀。而“边月夕光寒”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冷寂,以夜晚的月光衬托出边疆的凄清。

“馆伴能胡语,降夷学汉冠”展现了当地多元文化交融的场景,馆伴能说胡语,新归降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礼仪,体现了边疆地区的开放与包容。

最后,诗人借“人传魏武帝,于此破乌丸”这一典故,提及历史上的魏武帝曹操在此地击败乌丸的故事,既是对渔阳历史的致敬,也寓含着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以及对自身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阳的边塞风光,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边塞诗风貌。

收录诗词(105)

唐时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与吴东美卢君一过时圣昭

榆柳阴阴处,中藏五亩园。

白蘋生废沼,黄叶覆衡门。

卧犬凭人过,鸣禽乱客言。

幽居太寥寂,宜且置琴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显灵宫

玄都五府傍彤闱,碧落三宫象紫微。

法鼓近连宫漏响,炉烟遥接御香飞。

西山返照明金榜,北阙祥云护玉衣。

更喜仙人楼阁迥,长安车马客来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过陶真人故居

世皇中岁好神仙,方士承恩玉几前。

特赐珠宫开甲第,频分宝膳供经筵。

马肝食后留精舍,牛腹书存刬墓田。

寂寞鼎湖松桧色,经过此地一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项幼舆期同程仲贞登显灵阁望西山积雪以路滑不果因过敝止小饮赋得阳字

西山积雪尚辉光,有约登楼眺夕阳。

愁傍滑泥回步屟,却开环堵对飞觞。

檐牙喜鹊如谈笑,殿角归鸦任颉颃。

炉火正红杯正绿,莫虚园柳报年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