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有乐不在物,况当仕而优。

外骛乃自苦,作德能日休。

身计苟未适,安能为道谋。

基址更所寓,得地东南陬。

经营喜宋子,阐绎嘉毛侯。

纷嚣落寂境,蒸郁回素秋。

事少德机静,风微花信幽。

林悄鸟相应,日閒丝自游。

中发灵台光,下照彪池流。

神怡况味远,意虚才智周。

真见造不灭,妄想降无求。

所示良可助,所超安可酬。

会合果有道,宁复嗟阻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名为《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存心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开篇即点明了内心的快乐并非来源于物质,而是源自于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实践。接着,诗人表达了在繁忙事务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每日的休息与放松。他强调,个人的生活规划若未能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那么追求道义也就失去了意义。诗人认为,选择居住的地方应考虑到自然环境的适宜,特别是东南方向的风水宝地,更能促进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提升。

诗中提到与友人宋子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对毛侯思想的赞赏,这表明了诗人不仅关注个人修为,也重视与他人的互动与知识的传承。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宁静景象,如林间的鸟鸣、微风中的花香,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交融,诗人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在世界的深刻感悟。

进一步,诗人提到内心深处的光明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强调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超越了物质的追求,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正仲运使的敬仰之情,并期待能够与之会合,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知识交流的珍视。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惇礼兵部久不作诗偶成数韵奉戏

南宫先生好谈古,齿牙所挂多老杜。

剑气中盘几时吐,欲看光芒出庭户。

平生气直易言语,不解聱牙斲诗句。

先生莫学东野苦,我愿为云相逐去。

形式: 古风

汴河解冻郭公域将行以诗奉寄

霜华一望银河道,闻说行舻犹未果。

清旸想快东去情,未斩凝冰已先破。

东邻空忆樽前佐,为谁更把金卮倒。

汾阳远裔今有人,不见纤尘落幽抱。

画梁燕子趁时归,故园莫放春光老。

形式: 古风

简元舆祠部(其一)

文艺相从春欲暮,未去皇州散还聚。

岂期扰扰凶器场,却会高谈玩千古。

冷官辄对华省郎,亦许烹煎待宾主。

文章虽自根本来,裂破大全空缕缕。

如公自蓄胸中奇,长短岂能欺五度。

旷野群陂渴霖雨,欲叫虾蟆已窥户。

春衫未叠麦寒薄,最惬含毫斲诗句。

如公简静意尤远,卒迩清风慰遐慕。

牵率鄙兴游太虚,满我缣箱始归去。

形式: 古风

简元舆祠部(其二)

百花岩上仙人住,岩下为州山水聚。

白头青冢南北人,倒影沈沈独怀古。

倚栏把酒与谁同,况是使君为献主。

应唤渔舟疏苇中,旋脍游鳞落红缕。

秘书座上最轩昂,能共春云争态度。

红衣带月今何处,几转春残掩朱户。

飞船送客空断肠,梁尘漫落声中句。

虚白亭前湖水閒,忽为霓裳起思慕。

出门沙土乱如雨,薰风吹梦天南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