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化城金地出人群,瀑布峰前一径分。
宝塔香灯诸洞见,石楼钟磬半天闻。
子明丹灶封秋藓,李白书堂锁暮云。
欲去未能还结念,展图时诵北山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教圣地图景,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化城金地,如同黄金铺成的大地,象征着佛教的净土和精神的宝贵。瀑布峰前一径分,则是对山势的描写,既表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暗示了修行者的选择与坚定。
宝塔香灯诸洞见,石楼钟磬半天闻,是诗人对于寺院建筑与佛事活动的观察和感受。宝塔作为佛教中的象征物,香灯则是祈愿和净化的象征;石楼和钟磬都是佛寺中常见的建筑和法器,它们的声音半天闻,则是对佛音普及、超越时空限制的一种描绘。
子明丹灶封秋藓,李白书堂锁暮云,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的尊崇。子明可能指的是古代名士,丹灶则是研究学问的场所;而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书堂自然充满了文采与智慧,锁暮云则像是将这些美好的精神财富封存起来,不让它消散。
欲去未能还结念,展图时诵北山文,是诗人表达了对这片佛教净土的不舍和向往。他虽然有离开的愿望,但又无法割舍这里给予他的心灵滋润;在展览地图的时候,他会默诵北山(化城寺所在地)的赞美之文,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于这块土地深厚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土的心境,使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与崇高。
不详
绿池寒竹绕书斋,鼓箧横经任往回。
积善原从千里应,表门恩自九天来。
文章卷里蟾枝秀,礼义乡中棣萼开。
记得浮云深处景,岩深应长栋梁材。
石乳标奇品,琼英碾细文。
试将梁苑雪,煎动建溪云。
清味通宵在,馀香隔坐闻。
遥思摘山月,龙焙未春分。
部符南粤转轺车,三宝新题表义闾。
药石好携灵运句,素筠留得蔡邕书。
平原架上衣无主,过客堂中食无鱼。
见说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马慕相如。
聚族逢修偃,垂绅偶会昌。
里闾师重厚,门阀诫轻扬。
木垄堆云秀,书帷积雪光。
清名传异域,丽句出中堂。
玉蕴山还润,兰生谷更香。
友朋敦布素,童稚味膏粱。
铸剑归农器,休牛见服箱。
斋心常拱极,端简立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