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高阳路警报

上郡连烽火,河阳更羽书。

兵戈连岁扰,老病一身馀。

警哨无安枕,忧危有报疏。

名山犹未卜,何处好閒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上郡边疆烽火连天,河阳频繁传来军情急报。
连年战乱不断,我年迈多病,只剩孤身。
警戒的号角让人无法安心入睡,忧虑的危机让我时刻担忧。
虽然向往名山隐居,但还未决定何处才能真正安闲居住。

注释

上郡: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边疆地区。
烽火: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信号,点燃的烟火。
河阳:地名,古时的军事重镇。
羽书:古代用鸟羽装饰的紧急军事文书。
兵戈:兵器,借代战争。
连岁:连续多年。
老病:年老体弱。
馀:剩余,剩下。
警哨:警戒的哨声。
安枕:安心睡觉。
忧危:忧虑的危险。
报疏:上报的军情或消息。
名山:著名的山川,常被隐士视为避世之地。
卜:选择,决定。
閒居:悠闲的生活,隐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崇仁所作的《闻高阳路警报》。诗中表达了对战乱频仍的忧虑和对自己年迈体弱的感慨。上句“上郡连烽火,河阳更羽书”描绘了前线战事紧急,烽火连天,军情如飞鸟传书般迅速,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动荡。接着,“兵戈连岁扰,老病一身馀”直接抒发了诗人个人的境遇,常年战乱使他身心疲惫,只剩下老病之躯。

“警哨无安枕,忧危有报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和个人生活的担忧,即使在夜晚也无法安心入睡,只能通过传递情报来关注战局。最后,“名山犹未卜,何处好閒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隐居之地的向往,但现实中战乱不息,使得他难以找到一个安宁的避世之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战乱时代人们生活的不安与无奈,以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

郭崇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夕秀轩

柳暗西津桥步斜,长川练练若萦蛇。

晚来不为东风恶,与子留连待月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归昆山省亲别太学同舍(其一)

菽水年来属未涯,羞骑款段出京华。

涨尘面旋风头紧,绮照支离日脚斜。

掠过短莎惊脱兔,踏翻红叶闹归鸦。

不堪回首孤云外,望断淮山始是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归昆山省亲别太学同舍(其二)

也知随俗调归策,却忆当年重出关。

岂是长居户限上,可能无意马蹄间。

中原百甓知谁运,今日分阴敢自閒。

倘有寸功裨社稷,归来恰好试衣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点绛唇.天圣宫

翠柏丹崖,碧云深锁神仙府。势盘龙虎。

楼观雄中土。我欲停时,又恐斜阳暮。黄尘路。

客怀良苦。满目西山雨。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