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夫和尚真赞

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寂寥者之参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则惊僧繇而走巫咸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长芦夫和尚的赞颂,通过描绘松竹的坚韧和山水的深沉,象征和尚的清高品格和超然境界。"松枯竹瘦"暗示和尚在艰苦环境中坚守道行,"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进一步强调其不随流俗的独立精神。"取多国士,庄严此土"赞扬和尚聚集贤才,为佛法修行贡献力量,犹如陶家精心塑造器物的手艺。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描绘和尚简朴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首出万物,渊默雷吼"则寓言他的智慧如同自然界的雷声,无声中蕴含力量。最后两句"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运用比喻,表达和尚佛法无边,连画师僧繇和占卜者巫咸都会为之惊叹。

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长芦夫和尚的高尚人格、智慧和修行成就,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融合的禅意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长短星歌

正月虎,七泽阴风无避处。

少年射杀白额归,二十一岁赐旗鼓。

二月兔,翰墨功名归四杜。

中山毛遂定从还,十九上客谁复数。

三月龙,定力降来一钵中。

升腾便欲致云雨,十六开士观云风。

四月蛇,九蛇相辅成晋家。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及之推死怨嗟。

五月马,十五国风多咏写。

汉将西极天马来,二十五城不当价。

六月羊,十岁小儿牧道傍。

他年叱石金华路,二十年前身姓黄。

七月猴,恒山八命列封侯。

当年传国二十二,想是衣冠骑土牛。

八月鸡,二妙灵台向晓啼。

五更风雨十八九,残月昏昏信可期。

九月狗,三窟深坑四荒走。

暮归得兔十六七,黄卢朱雀皆在后。

十月猪,白头一笑献士夫。

杀身愿为鲁津伯,申封兰王十四都。

十一月鼠,列十二辰配龙虎。

二十二年看仙飞,一朝化作蝙蝠去。

十二月牛,百户椎肥醉九州。

角端围寸二十五,良弓之材牛带牛。

形式: 古风

丙申泊东流县

前日发大雷,真成料虎头。

今日伐鼓出,棹歌傲阳侯。

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

东流会宾客,建德椎羊牛。

野语尚信然,小市黄芦洲。

惟有采薪翁,经营往来舟。

槠枥尽斤斧,山童烟雨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丙辰仍宿清泉寺

山农居负山,呼集来苦迟。

既来授政役,谣诼谓余欺。

按省其家赀,可忍鞭抶之。

恩言谕公家,疑阻久乃随。

滕口终自愧,吾敢乏王师。

官宁惮淹留,职在拊茕嫠。

所将部曲多,溷汝父老为。

西山失半壁,且复下囊辎。

啼鸦散篇帙,休吏税巾衣。

石泉鼓坎坎,竹风吹参差。

书冷行熠耀,壁虫催杼机。

昏釭夜未央,高枕梦登巘。

形式: 古风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其三)

渐嘉楼外花,嘉赏亭边柳。

作者归山丘,今春为谁有。

千秋万岁后,还复来游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