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忆凤二首(其一)》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通过对比显现出人生的不公与命运的无常。首句“举世堂堂福禄人,衰门衅咎独何深”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与荣耀之人与自己家道衰落、遭遇不幸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接着,“学违素志元安命,老哭才孙最损心”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原本的志向与现实的差距,以及晚年失去才华横溢的孙子,使得他的心灵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和损失。
“暑载渔舟翁挽柩,夜归僧屋鬼同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夏日里老人驾着小船,为逝者哀悼,夜晚则与僧侣相伴,仿佛与鬼魂同行,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对死亡的无奈接受。
最后,“庭前桧竹阴阴在,陈迹如今岂可寻”以庭前的桧竹象征着往日的荣光与宁静,但这些痕迹如今已难以追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在面对命运不公时的内心挣扎与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