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夜伴岩扉宿,虚籁幽幽意自春。
回首驱驰因薄宦,平生萧散本閒人。
风摧老木岚光静,霜逼早梅天气新。
眼底明朝更清绝,便成西去也逡巡。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瑞竹寺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白云夜伴岩扉宿”,以白云陪伴岩门入眠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虚籁幽幽意自春”一句,通过描述空灵的声音,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生机。诗人随后回忆起自己为了官职而忙碌奔波的生活,与当前的闲适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风摧老木岚光静,霜逼早梅天气新”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变迁。老树在风中摇曳,山岚显得格外宁静;早梅在霜的压迫下绽放,预示着新的开始。最后,“眼底明朝更清绝,便成西去也逡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犹豫,既向往新的旅程,又对现状有所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云薄湖山入暮天,近看容淡远苍然。
秋生旷暮时藏日,野外荒寒更起烟。
柳下不知多少屋,苇间惟听往来船。
今年情味诗全减,只合灵虚唤水仙。
平生萧散喜登临,秋入溪山处处清。
访古人传裴相国,寻诗我忆谢宣城。
风回万木新霜净,云薄长空夕照明。
更向僧窗閒徙倚,一樽谈笑为君倾。
石磴阴阴长薜萝,断崖飞练泻鸣波。
雨收林麓翠光合,云净峰峦爽气多。
万事身心毋固必,此时诗句欲如何。
萧然便合归林去,已办犁锄著钓蓑。
风沙跋马度平原,眼底光阴几换年。
霜气挟寒涵落日,云容薄暮带孤烟。
经行野寺寻诗和,邂逅残僧把茗煎。
束缚一官真自笑,可无清兴解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