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清远峡

两山夹飞流,曲折始东走。

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

商人数畏津,渔子骇奔溜。

回澜乍窥渊,迸濑乱泄窦。

上当群石争,下及众川漱。

势齐龙门险,雄长碣石右。

惜哉神禹功,奠画远莫究。

遂令五岭南,别与万灵斗。

我行一停舟,适值风雨候。

崩腾心为徨,滉瀁目已瞀。

篙师戒前征,薄暮不敢逗。

开蓬讶惊湍,宛若群鹭簉。

乃知造化神,兹寔亘宇宙。

三复忠信言,呼酒聊独侑。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过清远峡》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象和自然力量。诗中通过"两山夹飞流",展现了峡谷的狭窄与深邃,"排空殷崩雷"则运用比喻,形容水流声势如雷,疾速奔涌。诗人描述了商旅畏惧渡口的艰险,渔子也为水流的迅猛所惊,形象生动。

"回澜乍窥渊,迸濑乱泄窦"进一步描绘了水流在山石间的变化多端,上下激荡。诗人将清远峡的水势与龙门、碣石这样的著名险要相提并论,强调其雄奇壮观。然而,他也惋惜大禹治水的伟业未能穷尽其奥秘,使得岭南地区与万灵共斗洪水。

诗人乘船经过此地,遭遇风雨,内心惶恐,目眩神迷。傍晚时分,船夫谨慎前行,而诗人打开船篷,被眼前奔腾的急流所震撼,仿佛看见群鹭聚集。他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认为这是天地间的壮丽景观,从而反复吟咏"忠信"之言,借酒自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远峡的险峻之美,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敬畏与人定胜天的哲思。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有尊酒行

前有尊酒,我为君寿。有瑟在筵,有螯在手。

青年既阻,白发被首。于今不乐,古人奚有。

自昔有言,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云胡不零。

起舞傞傞,侧弁以俄。弗鼓缶而歌,恐大耋之蹉跎。

秋露如玉,下被庭绿。良夜未央,胡不秉烛。

东陵死利,西山死名。庄周放达,禹稷躬耕。

吾诚何暇以论此,前有尊酒君须倾。

形式: 四言诗

长歌行

有泪莫泣鲛人珠,有足莫献荆山玉。

赤心徒使按剑猜,至宝翻令笑鱼目。

千金蹈海称达人,五噫出关西去秦。

负刍不复遇知己,空歌白石南山春。

楚卿弃相复何有,于陵甘作灌园叟。

杂县偶集鲁东门,惆怅胡能事杯酒。

长风萧骚百草残,长铗悲歌涕汍澜。

金台骏骨久已化,瑶水风波不可攀。

畏途羊肠能折轴,缄书为谢云间鹄。

海上三花久负期,醉归漫托平原宿。

形式: 古风

将进酒

故人手持金屈卮,进酒与君君莫辞。

仲孺不援同产服,孟公肯顾尚书期。

当歌激风和结楚,吴姬白苧莫停舞。

黄河东走不复回,白日经天岂能驻。

田文昔日盛经过,朝酣暮乐艳绮罗。

高台已倾曲池废,祇今谁听雍门歌。

我有一曲侧君耳,世事悠悠每如此。

子云浪作投阁人,贾生空吊湘江水。

春风南园花满枝,莫待秋风摇落时。

东山笑起徒为尔,乘时莫负高阳池。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

倚剑且勿叹,听我《行路难》。

世途反覆多波澜,焦原九折未为艰。

君不见汉谣斗粟歌未阑,长门一夕秋草残。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况他人方寸间。

又不见绛侯身荣应繫狱,贾生终对长沙鵩。

功成更觉小吏尊,才高宁避明时逐。

所以赤松子,远赴中林期。

谁能吴江上,见笑鸱夷皮。

骊龙有珠在沧海,劝君逆鳞勿婴之。

子推介山下,屈原湘江湄。

当时枘凿自不量,至今憔悴令人悲。

行路难,难为言,沧浪一棹且归去,长安大道横青天。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