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兰亭记续韵成诗

永和九年暮春时,会稽山阴春欲离。

兰亭胜槩胜天下,一年修禊事相宜。

群贤毕至少长集,此地崇山峻岭奇。

又有茂林与脩竹,清流激湍左右之。

引为流觞行曲水,列坐其次遵两涯。

虽无丝竹管弦盛,一觞一咏幽情舒。

是日天浪气清彻,惠风和畅来迟迟。

仰观宇宙浑浩浩,俯察品汇咸熙熙。

游目骋怀娱视听,其为可乐信何如。

夫人有生具形质,相与俯仰一世馀。

有时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意自知。

有时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四外驰。

取舍万殊静躁异,欣于所遇心则怡。

暂得于已快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兹。

所之既倦情事易,感慨不觉频嗟吁。

向之所忻一俛仰,遂为陈迹犹兴思。

因怀脩短终期尽,死生大事堪痛悲。

每揽昔人兴感由,至今真若合契符。

临文嗟悼固不一,不能喻怀徒自疑。

固知死生或虚诞,亦见彭殇真妄为。

后人视今今视昔,先后固已无差池。

千载兰亭称盛事,伟兹叙录都文辞。

世殊事异忽今古,兴怀一致风流师。

后世揽辞人已远,亦将深有感于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兰亭序》为背景,描绘了兰亭聚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生死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开篇即点出时间地点,暮春时节的会稽山阴,兰亭胜景,一年一度的修禊活动在此举行。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引为流觞”、“列坐其次”等细节,生动再现了古人雅集的情景。尽管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但一觞一咏间,幽情得以舒展。

接着,诗人描绘了聚会时的自然景象,“天浪气清彻,惠风和畅”,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游目骋怀”的愉悦。诗人通过对宇宙、品汇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生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古人兴感的共鸣。

最后,诗人总结了聚会的意义,不仅是一次盛大的聚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体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后世的启示。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3)

许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志梦进退韵

梦里分明见玉客,醒来依旧各西东。

蓬莱水隔三千里,巫峡山迷十二重。

花月依稀犹似昨,梨云落莫竟成空。

不堪欹枕寻思处,肠断孤城一杵钟。

形式: 七言律诗

仿古两头纤纤体二首(其一)论交

两头纤纤初相迎,半白半黑未分明。

腷腷膊膊能用情,磊磊落落真良朋。

形式: 古风

仿古两头纤纤体二首(其二)自励

两头纤纤中不绝,半白半黑忌太洁。

腷腷膊膊无休歇,磊磊落落成果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拟古两头纤纤诗二首(其一)

雨头纤纤新月眉,半白半黑粉黛宜。

腷腷膊膊宫商移,磊磊落落杂佩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