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公祠

吴山东畔伍公祠,野史评多无定时。

举族何辜同刈草,后人却苦论鞭尸。

退耕始觉投吴早,雪恨终嫌入郢迟。

事到此公真不幸,镯镂依旧遇夫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徐渭所作的《伍公祠》,主要通过对伍公祠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伍子胥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命运的感慨。首句“吴山东畔伍公祠”点出伍子胥祠堂的位置,紧接的“野史评多无定时”暗示伍子胥的历史评价因时代变迁而难以定论。

“举族何辜同刈草”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家族无辜受牵连的同情,他被冤枉的悲剧性。接下来的“后人却苦论鞭尸”则揭示了后世对于伍子胥的争议,即使死后仍遭受非议。“退耕始觉投吴早”暗指伍子胥当初逃离楚国投奔吴国的决定,诗人认为这是明智之举。“雪恨终嫌入郢迟”则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未能报仇雪恨的遗憾,认为他进入郢都复仇的时间太晚。

最后两句“事到此公真不幸,镯镂依旧遇夫差”直接点出伍子胥的命运,他的不幸在于未能善终,即使死后珠宝首饰仍未能逃脱夫差的报复。整首诗通过伍子胥的故事,寓言式地反映了历史人物在命运中的无奈与悲剧。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岳公祠

墓门朱戟碧湖中,湖上桃花相映红。

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

英雄几夜乾坤博,忠孝谁家俎豆同。

肠断两宫终朔雪,年年麦饭隔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

岣嵝诗客学全真,半日深山说鬼神。

送到涧声无响处,归来明月满前津。

七年火宅三车客,十里荷花两桨人。

两岸鸥凫浑似昨,就中应有旧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钱王孙饷蟹不减陈君肥杰酒而剥之特旨

鲰生用字换霜螯,待诏将书易雪糕。

并是老饕营口腹,省教半李夺蛴螬。

百年生死鸬鹚杓,一壳玄黄玳瑁膏。

不有相知能饷此,止持齑脯下村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