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韩之水为潮州丘使君寿

君不见韩江之水清且涟,昔日何名今姓韩。

乾坤剖辟江回环,不缘刺史畴能传。

借问刺史家谁边,昌黎为邑韩为先。

为争佛骨摧龙颜,投荒远谪南海壖。

南海之中蛟鳄蟠,含沙射人甘如膻。

刺史投文达渊泉,坐令孽魄妖魂迁。

始知正气冲斗躔,不特文章光烛天。

斯人一去何当还,今日使君堪接联。

使君在朝秉芳荃,召对金门吏隐兼。

名驰五岳跨其巅,岂惟三楚腾孤骞。

一朝卧治东南偏,回瞻紫闼凌空寒。

去年下车法象悬,霜风凛凛廉贪顽。

天吴深悲海若潜,令人击节驱鳄篇。

再见黄犊横秋田,谈经问字罗英贤。

有时乘兴却跻攀,北走卧龙西飞鸾。

微茫星宿入毫端,吐吞溟渤性灵全。

时维五月薰风旋,池塘过雨碧荷圆。

千里封疆歌且弦,搢绅奉觞称南山。

为君起舞张广筵,盘空白鹤来翩跹。

独有扬生白尚玄,曾从翁孺识輶轩。

恨不作赋随登坛,一书一度思留连。

心知所思不在言,神交气合非徒然。

但愿岭左人安眠,时和俗厚群生欢。

天子书名御屏前,行看接武夔龙班。

君不见韩之水,清且涟。昔何名,今姓韩。

从此长流千万年,会须更作使君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林大春的《赋得韩之水为潮州丘使君寿》以韩江之水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对潮州丘使君的颂扬与祝福。诗中通过描绘韩江的变迁与历史人物韩愈的关联,展现了韩愈在潮州的政绩与文化贡献,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首句“君不见韩江之水清且涟”,以韩江的清澈波纹引入主题,暗指韩愈在潮州的治理与文化影响如同江水般深远。接着,“昔日何名今姓韩”巧妙地将韩江的历史变迁与韩愈的名字联系起来,强调了韩愈对潮州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重要意义。

诗中提到韩愈因反对迎佛骨而被贬至潮州,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韩愈的正直与勇气,也展示了他在逆境中的坚持与贡献。通过“南海之中蛟鳄蟠,含沙射人甘如膻”这一形象的描绘,突出了韩愈面对困难的坚韧精神。而“刺史投文达渊泉,坐令孽魄妖魂迁”则赞扬了韩愈通过文学作品传达正气,净化人心,使恶灵得以迁徙。

接下来的几句“始知正气冲斗躔,不特文章光烛天”进一步强调了韩愈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以正直的品格和智慧影响了社会风气。诗中通过“斯人一去何当还,今日使君堪接联”表达了对丘使君的期待,希望他能像韩愈一样,为地方带来繁荣与进步。

随后,诗人描绘了丘使君在朝堂上的风采与地方治理的成效,以及他对文化的推广与个人修养的提升。通过“时维五月薰风旋,池塘过雨碧荷圆”等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丘使君在任期间的和谐景象。

最后,“千里封疆歌且弦,搢绅奉觞称南山”表达了对丘使君政绩的肯定与人民的欢庆之情。诗中以“为君起舞张广筵,盘空白鹤来翩跹”描绘了庆祝场景的热烈与高雅,进一步烘托出丘使君受到的尊敬与爱戴。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韩愈的历史功绩,也寄托了对丘使君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地方治理者能够带来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的期待。通过巧妙的构思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怀。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道行

古道金丹点顽铁,原来此语良虚设。

又道骅骝不用鞭,假饶不是空徒然。

世上才豪尽奔走,何事空房仍独守。

千言万语不投机,始信贤愚非偶为。

不如高卧强飧食,閒看儿童相对奕。

形式: 古风

题便面上竹

一枝竹,能令人不俗。其色似摇金,其声如戛玉。

彼美人兮在空谷,秣白驹兮刍一束。

飘然物外心,岂可羁以禄。

形式: 古风

戏题醉客扇

酒中有妙理,一醉翔千仞。

酒中有真味,劝子何不饮。

世人饮酒空饮醇,宁知厚薄皆殊品。

倘遇神仙笑相接,高歌动处白云歇。

会须吸尽天河水,江汉为枯沧海竭。

形式: 古风

王生卜居于东走笔赋赠

百金买宅千金邻,古人所重得其亲。

岂伊草创一时事,还将世业垂千春。

我家从祖对西山,东有刘氏族其间。

刘家车驾号能文,每与吾祖相盘桓。

君今卜居在东陌,正近车驾旧时宅。

晓起遥见西山青,晚来俯瞰银河白。

问君胡为却便此,祇缘去予仅百武。

欲踵昔贤刘氏风,閒过子云来问字。

予幸先人有敝庐,门外徒劳长者车。

我去子来无不可,免令折简相招呼。

君不见参差竹,相暌那隔宿。

风雨亦可过,何须叹离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