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忆故园

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秋日忆故园》。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回忆起故乡的情景,充满了对故园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诗人以“素得”二字开篇,表达了他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切感受,仿佛那里的趣味与美景,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接着,“远如南涧阿”一句,将故乡比作南涧阿,南涧阿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或某种特定的景观,通过这个比喻,诗人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怀念。

接下来的“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秋天的景象。众芳的聚集,意味着秋天丰收的季节,而啼鸟的增多,则是自然界的生动表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故乡秋天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则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竹林,饮酒赋诗的情景。这里的“不及晦”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屡当歌”则表明了诗人借酒抒怀,以诗歌表达内心情感的状态。这一场景充满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十年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对故乡的怀念却依然强烈,无法排解。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故乡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回忆空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怀念与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郡斋秋日

帷幕公事简,斋居文墨閒。

开帘坐白日,拄笏对青山。

谬拙占微宦,疏慵觉厚颜。

空令怀旧业,心逐鸟飞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归耕叟

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

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

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树

墙头两好树,翠碧积阴阴。

落日风涛起,满庭秋意深。

繁条委砌石,凉叶下衣襟。

况有行歌者,闻之亦散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凤凰台怀孙伯融

故人不可见,远怀良未开。

烟树暮云合,江帆春雨来。

含情望三益,抚卷歌七哀。

聊以酒一斗,携上凤凰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