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宿望》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与高尚的品德。
首联“宿望高名动列邦,多才好士更无双”,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在众多人才中独树一帜,名声远播四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行出众,无人能及。这种赞誉之词,既是对人物才能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颔联“坐间斗米推飞将,河外三城废受降”,进一步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主人公的非凡能力。斗米推飞将,比喻在微不足道的条件下,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河外三城废受降,则暗示其在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中,能够以智慧和策略化解危机,维护和平。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的出色表现,凸显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
颈联“鱼服神龙曾失水,狸年虏马定临江”,运用了两个典故。鱼服神龙曾失水,出自《庄子》,意指即使是最伟大的存在,也有失去其本真状态的时候;狸年虏马定临江,则可能暗含着对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即便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勇气。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超凡脱俗的品质。
尾联“坐谭西伯真堪笑,不取襄阳处士庞”,以西伯姬昌(周文王)和襄阳处士庞统为例,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主人公才能的赞赏和对其行为的期待。西伯姬昌虽为贤君,但并未完全实现其理想;而襄阳处士庞统,虽有才华却未能施展。诗人以此暗示,希望主人公能够超越前人,实现更大的抱负和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主人公的才华、品德以及在各种情境下的卓越表现,同时也寄寓了对其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