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开山寺

高平北路入禅堂,行转茅冈上石冈。

壑险桥危需一苇,山深树古立千章。

禽声呖呖如簧巧,溪曲湾湾似带长。

我欲拂衣登绝顶,低徊吟啸白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宋代欧阳子槐的《游开山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山寺之游的所见所感。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首联“高平北路入禅堂,行转茅冈上石冈”,开篇即以“高平”、“茅冈”、“石冈”等词勾勒出山路蜿蜒、地势起伏的景象,为读者铺设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背景。诗人从北路上山,穿过一片茅草覆盖的小山丘,再爬上更为陡峭的石山,一步步接近禅堂,既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也预示着即将进入一个精神与心灵的归宿。

颔联“壑险桥危需一苇,山深树古立千章”,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险峻与古老。山谷深邃,桥梁摇摇欲坠,需要借助一根芦苇般的细绳才能安全通过;山林深处,古木参天,仿佛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壮美,同时也暗示了禅宗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智慧。

颈联“禽声呖呖如簧巧,溪曲湾湾似带长”,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画面。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啼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溪流蜿蜒曲折,宛如一条长长的丝带,轻柔地环绕着山间。这一联通过声音与水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尾联“我欲拂衣登绝顶,低徊吟啸白云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他想要脱下尘世的束缚,登上山顶,与白云为伴,吟诵啸歌,寻求心灵的解放与超越。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山水诗佳作。

收录诗词(1)

欧阳子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仁寿楼

百尺楼成接昊苍,御题仁寿问行藏。

四端所有虽为贵,五福为先孰敢当。

日出千山凝晓色,花开十里带秋香。

老来意外无他念,赢得登临兴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彭神童

吾家先世有童子,姓名尝著杜诗史。

不缘神气形相殊,安得公诗重褒美。

三百年有宋兴,妙裔四海皆豪英。

番郡自古称多士,群儿头角又峥嵘。

洎水之东有彭氏,生儿五岁真佳瑞。

双眸点漆肌骨清,不与孩提共嬉戏。

诵诗记字何了然,琅琅一口千万言。

弱不胜衣行未稳,凌人气岸已轩轩。

嗟予去国亦云久,为报君恩矢奔走。

绣衣持节入闾阎,大半故人新白首。

与儿阿父昔同游,高才终不事王侯。

报不在身当在子,发源所与今其流。

行看直上青云梯,决取钟如探囊中筹。

形式: 古风

题东明寺

三十年前镇益州,紫泥丹诏凤池游。

大钧播物心难一,六印悬腰老未休。

佐主不能如傅说,知几那得似留侯。

功名富贵今何在,寂寂招题一土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答外兄王子常问修行之术

非道亦非律,又非虚空禅。

独守一亩宅,惟耕己心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