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原甫登契丹岭见寄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

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

君恩谨宣道,使才慎推差。

翰林承命行,驱驾绝漠沙。

晨登寒山岭,回望万里家。

劲风搜貂裘,严冰断马挝。

乡心感归雁,塞泪零悲笳。

慷慨属国节,迢递博望槎。

幸古有此贤,庶足开颦嗟。

晴阳展归旗,喜气日以嘉。

入门解征衫,金樽滟流霞。

哀弦间清唱,娇鬟蔚如鸦。

一慰行役劳,期君柳初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昔日中原失去控制,幽燕之地不再繁华。
我朝展现仁政,金银赏赐逐年增加。
皇恩明确传达,选拔人才谨慎细致。
翰林接到命令出行,穿越沙漠无边无际。
清晨登上寒冷山岭,回首遥望万里故乡。
强风吹过,貂皮衣难以抵挡,严寒使马鞭冻结。
思乡之情随归雁涌动,边塞的泪水伴着悲凉的胡笳。
壮志豪情属于边疆节庆,远航的希望寄托在博望槎上。
幸好古时有贤人,或许能缓解忧愁。
阳光普照,胜利的旗帜展开,喜气渐浓。
回家后脱下征衣,金杯中盛满美酒。
哀婉的琴声与清亮的歌唱交织,女子乌黑的发髻如乌鸦。
一解旅途疲惫,期待你归来时,柳树初生新芽。

注释

中原: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
昔:从前。
幽冀:古代幽州和冀州,今河北北部。
华:繁华。
仁抚:仁爱安抚。
金币:金银赏赐。
宣道:传达圣旨。
推差:选拔官员。
翰林:官职名,负责起草文书。
绝漠沙:穿越沙漠。
晨登:清晨登山。
万里家:遥远的家乡。
貂裘:贵重的皮衣。
马挝:马鞭。
归雁:南飞的大雁象征归乡。
塞泪:边塞的泪水。
博望槎:古代传说中的木筏,象征远航。
幸:幸好。
颦嗟:忧虑、叹息。
晴阳:晴朗的阳光。
嘉:美好。
征衫:出征时穿的衣服。
滟流霞:酒液如霞光般灿烂。
娇鬟:女子美丽的发髻。
蔚如鸦:乌黑如乌鸦。
行役劳:旅途劳累。
期:期待。
柳初芽:春天柳树发新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原失地后,朝廷通过仁政和经济扶持来恢复边疆的繁荣。诗人韩维以使者的身份出使辽国,途经寒冷的沙漠,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使命的坚定。他在寒岭上遥望家乡,感受到风雪的严酷,但心中怀揣着国家的荣誉和使命。诗人引用“归雁”、“塞笳”等意象,寄托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使者的豪情壮志。

在完成使命归来时,诗人的心情转为喜悦,脱下征袍,畅饮美酒,音乐声中夹杂着清唱,女子的发色乌黑如鸦,为他带来了旅途的慰藉。最后,诗人期待着与友人相见的春天,寓意着希望和新生。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边塞的艰辛,又有归途的欢愉,展现了使者的忠诚和坚韧。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答詹叔过澶之旧州有作

荒城岿遗堵,曙色起桑柘。

肃肃胡雁群,风急不得下。

子行感兴废,吊望一停驾。

缄诗寄故人,明灯读寒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奉酬乐道

故人从我游,里闬非潇湘。

文章老益壮,欲掩李杜光。

新诗来连翩,奔走获与臧。

调高岂能继,爱重如琳琅。

春风动地来,急雨催群芳。

梅蕊亦已落,坐看飞絮狂。

谁能于此时,默默但退藏。

且倾杯中物,莫顾腰下章。

缓舞金缕衣,高歌玉炉香。

白头自有乐,岂愧少年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奉酬南陵三君别后见寄

斋居有常禁,跬步不得语。

清欢犹反思,浊酒成独抚。

野杏乱飞春,邻鸡静啼午。

寂寥正如此,坐见前山雨。

形式: 古风

官舍书事

官曹本自冷,况值秋风后。

落叶频委阶,斜光半穿牖。

幽闲夙所尚,默静颇能久。

门外声利喧,于吾竟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