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歇花畦径未乾,春衣初试觉轻寒。
所欣节物能多好,祓禊临流江不澜。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和清明前即事三首(其三)》描绘了雨后春天的清新景象。"雨歇花畦径未乾",寥寥数语便展现出雨后的湿润与宁静,小径上的雨水还未完全干透,映衬出花朵娇嫩欲滴的生机。"春衣初试觉轻寒",诗人换上春装,感受到一丝微微的凉意,这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清新与微凉。
"所欣节物能多好",诗人欣喜于这个时节的美好事物众多,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最后一句"祓禊临流江不澜",提到古人习俗中的春游或祭祀活动,诗人选择在江边举行,水面平静无波,更增添了节日的祥和气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漫山百卉效奇珍,尤喜原头雀舌新。
不待清明改泉火,撷芳收取最先春。
乍雨还晴近禁烟,踏青人憩楚江边。
花枝处处争妍媚,妆点春光二月天。
梦魂栩栩尘缘扫,风拜月窗春树老。
一枕惊回得句时,清奇未逊池塘草。
作者亦何患,思深义亦深。
忘言更忘象,默会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