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后四首

穷檐涂炭坐吞声,愁绝台澎半壁倾。

裹革未闻谁报国,投鞭翻诩又翻营。

六州铸铁难成错,五利和戎望罢兵。

寄语伤心诸父老,中原早自坏长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后四首》以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的悲壮景象。诗人通过“穷檐涂炭坐吞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接着,“愁绝台澎半壁倾”则点明了台湾、澎湖等地被外敌侵占的严峻现实,让人心生悲愤。

“裹革未闻谁报国,投鞭翻诩又翻营”两句,揭示了战争中将士们英勇牺牲却未见国家真正得胜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口称爱国却实际玩弄权谋、无益于国事的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真正为国捐躯者的怀念,以及对那些虚伪言行者的批判。

“六州铸铁难成错,五利和戎望罢兵”则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的渴望。六州铸铁不成错,意味着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无法改变错误的决策;而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最后,“寄语伤心诸父老,中原早自坏长城”一句,直接呼吁民众共同关注国家命运,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民众团结一致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深刻忧虑,也展现了其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4)

赖承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席与痴仙幼春咏怀

吾慕鲁仲连,东海著高节。

吾慕黄绮辈,商山标遗烈。

人生贵适志,皎皎非高洁。

出世忌太淡,入世忌太热。

膏明终见煎,草劲还遭折。

所以古圣贤,保身守明哲。

不违性所安,不求世所悦。

亦隘亦不恭,庶以藏吾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冬日登八卦山

晨登八卦山,信美风景别。

气和天宇澄,兹游固佳绝。

冬令行春温,万汇忘惨冽。

嘉木蔚成林,欣欣相媚悦。

涧草复青青,山花况未歇。

谁知造化心,正气有肃杀。

羡彼兰蕙姿,含芬老岩穴。

时来苟不荣,运倾或未折。

感喟遂成章,持以奉明哲。

形式: 古风

送陈瘦云之禹域

橐笔初为万里游,春风一棹入神州。

海天袖手看龙战,宗社伤心有鬼谋。

尽有新诗题到处,虽非吾土且淹留。

此行若过汉阳渡,吊古先翻鹦鹉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八堡圳水源感作

朝溯浊水头,暮沿浊水流。

浊水汹涌无今古,导源乃自触口之山湫。

就中引水筑堤闸,下溉万顷良田畴。

百年乐利生玩愒,农病乃始为官忧。

磺溪有司古遗爱,关心民瘼西门俦。

昨日发书徵父老,欲以舆论参民谋。

愧予南亩一袯襫,时从父老讲锄耰。

曾闻晚禾重节候,耕种不得逾清秋。

愿藉堤防出众力,速兴水利祛民愁。

穰穰禾黍慰私祝,高歌同咏满车篝。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