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原功由艺文少监谒告归浏阳

七年不见荼蘼花,湘南学士思还家。

卖马径出艺文监,买船便赴潞河沙。

始随徵书官璧水,北门风月清谈尔。

兵尘荏苒居庸关,襆被萧条教忠里。

奎章阁上进成书,九重知是尹芜湖。

腰带黄金佩苍玉,玉卮赐酒榻前趋。

君恩如海谁能报,回首乡关动怀抱。

尚平昏嫁几时毕,陶令田园何日到。

槐舒菟目柳如绵,浩然归兴南风前。

闺人含笑仆夫喜,那顾悲欢各异缘。

西山过雨离筵晓,川途万里云缭绕。

里闬逢迎樽俎欢,都城会合簪缨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欧阳原功这位元代学士久别家乡后请假归乡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七年不见荼蘼花,湘南学士思还家”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七年未见荼蘼花开,足见其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接下来,他卖掉坐骑直奔艺文监,然后买船启程回潞河,显示出他的决绝和急切。

诗中“始随徵书官璧水,北门风月清谈尔”描述了他在官场的生活,虽然公务繁忙,但仍能享受北门的风月闲谈。然而,随着战事的波及,“兵尘荏苒居庸关,襆被萧条教忠里”,他的生活变得动荡不安,寓居之处也显得凄凉。

在奎章阁上完成公务后,他得到尹芜湖的赏识,受到皇帝的恩赐,但即便身着华贵,“君恩如海谁能报”,他仍然心系故乡。最后四句,诗人以“槐舒菟目柳如绵,浩然归兴南风前”表达归乡的决心,家人和仆人都因他的归来而欢欣,尽管他们各自的心情可能有所不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欧阳原功从官场回归田园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徐延寿母张节孝

良人旅榇藏故乡,襁中孤儿佩铜章。

善事尊章不归宁,藁砧泉下无遗恨,棹楔门前有耿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庐江县尹俞器之妻罗恭人节行

庐江生前事箴组,庐江身后主门户。

疾时和药死庐墓,刲肌断发事可举。

庐江无子谁与处,鸾诰腾光照乡土。

共怜令尹得贞妻,不道翰林生淑女。

形式: 古风

金陈州同知孙德政妻高氏贞节

三十良人如冠玉,领兵当关死不复。

燕赵年饥盗贼窟,携儿避难聚衰族。

鸾镜尘昏忘膏沐,含饴弄孙备五福。

巍巍双桓表门屋,杞妻谩作崩城哭。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潘阳胡茂卿善馀堂

老人种善如种田,三世力耕无歉年。

贤为镃基义为耒,芝兰玉树嘉禾然。

菑畬有术谁能传,沃不以粪激匪泉。

井底白金五千两,瓮中青钱三百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