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道院景象。诗人以“绿阴无际压苍苔”开篇,生动地勾勒出一片郁郁葱葱、覆盖着青苔的茂密树荫,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接着,“为爱幽深手自栽”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与自然的喜爱,亲自栽种树木,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风月早知烦耳目”,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风月以情感,表达出风月之美早已让人心生欢喜,无需过多的装饰或打扰。“不教春笋过墙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环境的精心呵护,希望保持这份宁静与自然的纯粹,不让外界的喧嚣轻易侵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