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自清明过了,渐柳底、莺梭慵掷。

万红御风,飘飘如附翼。锦绣陈迹。

障地香尘暗,乱蜂似雨,漫冶游南国。

兰襟缥缈辞湘泽。马迹郊原,燕泥巷陌。

伤春为花深惜。叹芳菲薄幸,容易疏隔。庭闲人寂。

空馀芳草碧。梦里惊春去,如瞬息。长安市上狂客。

为桃源解佩,醉浓欢极。无心整、雾襟烟帻。

惊回处,断雨残云倦倚,画阑干侧。

相思恨、暗度流汐。更杜鹃、院落黄昏近,谁禁受得。

形式: 词牌: 六丑

翻译

自从清明节过后,渐渐地,柳树下的黄莺不再忙碌地穿梭。
万种色彩的花朵随风飘动,仿佛附着了翅膀飞翔。昔日繁华的景象已成陈迹。
香气弥漫,遮蔽了视线,纷飞的蜜蜂像雨点般密集,它们在南方的美景中尽情游玩。
兰花般的衣襟在湘水边轻轻飘荡,马蹄印留在郊野,燕子泥痕留在小巷。
为春天的消逝感到悲伤,感叹花朵的短暂和命运多舛,容易让人疏远。庭院空闲,人声寂寥。
只剩下一片翠绿的芳草,梦境中惊觉春天已匆匆离去,如同转瞬即逝。
在长安街头,狂放的旅人解下象征桃源的佩饰,沉醉于浓厚的欢乐之中。
他们无心整理衣衫,只沉浸在烟雾缭绕的氛围中。猛然惊醒时,雨后残云,疲惫地倚靠在栏杆旁。
深深的思念悄无声息地穿越江海。院落黄昏,杜鹃鸟哀鸣,又有谁能承受这愁苦。

注释

莺梭:形容黄莺的歌声或飞翔像梭子一样穿梭。
御风:乘风而行,形容花朵随风飘动。
锦绣陈迹:繁华景象的遗迹。
兰襟:形容衣襟有兰花香味。
雾襟烟帻:形容衣衫被烟雾笼罩,显得模糊不清。
断雨残云:形容雨后天空的景色。
杜鹃:鸟名,叫声凄凉,常用来象征哀愁。

鉴赏

这首《六丑》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以清明过后、春光消逝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对春色消逝的深深惋惜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描绘了清明之后,柳树下黄莺慵懒地穿梭,万紫千红的花朵在微风中飘摇,如同附着翅膀飞翔,营造出一片繁华而短暂的春景。接着,词人通过“锦绣陈迹”、“香尘暗”、“乱蜂雨”等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凋零,暗示了春光易逝的哀愁。

“兰襟缥缈辞湘泽”一句,借兰花的离去象征着春光的远去,马蹄声在郊原和巷陌间回荡,燕子衔泥,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词人感叹春光的薄命和人事的疏离,内心充满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庭闲人寂”之后,词人转向内心世界,只有碧绿的芳草陪伴,梦境中春光迅速消逝,如同转瞬即逝。他想象着长安市上的狂客,或许能暂时忘却现实的忧愁,但醒来后仍感到疲惫,只能倚靠画栏,沉浸在相思与孤独之中。

最后,词人借杜鹃的啼鸣和黄昏的临近,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苦,以及对无法承受的离别之痛。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词人对春光的深深眷恋和无奈。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凤来朝

百媚春风面。凤箫催、绿么舞遍。

玉鸾钗、半溜乌云乱。悄疑是、梦中见。

曲叹弓弯袖敛。绣芙蓉、香尘未断。买一笑、千金拚。

共醉倚、画屏暖。

形式: 词牌: 凤来朝

少年游.寿云谷谢右司

光风怀抱玉精神。不染世间尘。

香暖衣篝,歌题彩扇,清似晋时人。

柳边小驻朝天马,一笑领佳宾。

帘卷湖山,花围尊俎,同醉碧桃春。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二)

斜阳冉冉水边楼。珠箔水晶钩。

拍点红牙,箫吹紫玉,低按小梁州。

双鸾已误青楼约,谁伴月中游。

倦蝶残花,寒螀落叶,长是替人愁。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其一)

兰屏香暖,松醪味滑,湖蟹荐香橙。

雁宇秋高,凤台人远,明月自吹笙。

轻寒剪剪生襟袖,银漏渐催更。

暗忆年时,桂风庭院,笑并玉肩行。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