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披发茧足行邅邅,有人流涕哀江南。

眼前所见皆馀子,大宙之乱何时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由清代诗人丁惠康创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忧虑。

首句“披发茧足行邅邅”,描绘了一位形象独特的人物,他披散着头发,脚上满是茧子,艰难地行走着。这一形象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外在状态,也隐喻了他在社会中的处境,可能象征着底层人民的辛劳与不易。

接着,“有人流涕哀江南”一句,情感陡然升华,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江南地区的深切同情。这里的“流涕”不仅指个人的泪水,更蕴含了对社会不公、民生疾苦的集体哀叹。江南作为古代文化繁荣之地,此时却饱受苦难,引发了诗人强烈的共鸣与悲悯之情。

后两句“眼前所见皆馀子,大宙之乱何时戡”,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指出,自己所见到的都是些平庸之辈,暗示了社会中缺乏真正能引领变革、解决问题的杰出人才。同时,“大宙之乱何时戡”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状态的担忧,以及对何时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深深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个体遭遇和社会现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思考。丁惠康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秩序与和谐的渴望,体现了清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21)

丁惠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斋鼓琴涉意成咏(其一)

逸豫谢尘事,廓落鲜馀欢。

丝桐张高秋,绕指鸣哀弹。

急弦无懦响,寡和含凄酸。

咏叹复沉吟,不觉夜向阑。

先民赜忧患,所托匪一端。

当歌发忾叹,闻乐集汍澜。

讵徒伊郁感,知音良独难。

贤圣不可作,惝恍摧心肝。

朱弦何疏越,一唱遗三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寓斋鼓琴涉意成咏(其二)

审音在识微,郑卫遂以判。

遐心原太始,常恐宫羽换。

昌黎昔致慨,无由见真滥。

及兹千载遥,累黍那可按。

成亏亦已悟,张弛聊把玩。

缮性得和平,抱膝寄萧散。

沉思独尔为,庶用明冲澹。

形式: 古风

寓斋鼓琴涉意成咏(其三)

飘飖郁归思,晨风怀北林。

佳人殊未来,何以重南金。

清商厉孤响,摇落谢芳心。

不畏霜雪盛,所悲岁序侵。

白驹皎空谷,季女饥山岑。

邈矣广陵散,悠哉梁甫吟。

玄赏谅非昔,无闷贵自今。

挥手息群动,在抱何钦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寓斋鼓琴涉意成咏(其四)

解愠天下理,鸣堂单父治。

吹万变时雍,宫声满天地。

音起本人心,铿锵寓精意。

以此默有怀,夜寐承所示。

大音本希声,古调宁复冀。

如何操缦者,飞扬轻自恣。

靖节实超然,识趣标孤寄。

索居寡学道,高隐事求志。

傥可毕忧虞,在御从此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