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其三)

未及与君别,先歌送君诗。

浙西数年来,风景非昔时。

红蚕不上箔,青麦空生陂。

六经政之本,无用别出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还没来得及跟你告别,我就先唱首诗为你送行。
在浙西这些年来,景色已不再是往日模样。
红色的蚕茧不再上晒箔,青色的麦苗独自长在山坡。
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无需刻意标新立异。

注释

君:你。
别:告别。
浙西:浙江西部地区。
昔时:过去的日子。
红蚕:指红色的蚕茧。
箔:养蚕用的竹席。
青麦:青色的麦苗。
陂:山坡。
六经: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政之本:治国的根本。
别出奇:特意标新立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名为《送陈和仲常博赴嘉禾(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时事的感慨。

"未及与君别,先歌送君诗。"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与朋友分离之前,就急切地写下了这首送别之作,以寄托自己的不舍和祝愿。

"浙西数年来,风景非昔时。" 此处的“浙西”通常指浙江一带,而“风景非昔时”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现实变迁的感慨。

"红蚕不上箔,青麦空生陂。"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萧条的田园景象,其中“红蚕不上箔”指的是丝织工艺中用于捞取蚕丝的一种工具,但这里形容蚕不见了;“青麦空生陂”则是说麦子长在野地而非耕种之处。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经济凋敝、生产停滞的社会景况。

"六经政之本, 无用别出奇。" 这两句中,“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易》、《书》、《诗》、《春秋》、《仪礼》、《乐》,而“政之本”则是说这些经典是治国理政的根本。而“无用别出奇”表达了诗人认为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应该遵循古圣先贤留下的教诲,而不必另寻奇巧或异想。这里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信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迁、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于治国理政之道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其一)

柳色媚别驾,桐花夹行舟。

慈湖一片心,不上富贵钩。

撇却云雾窗,分渠月波楼。

但有月长清,何妨波漫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范仁叟解褐西归并简定叟

子馆于予恰九春,临分更欲问云津。

良心易放当持敬,精义无穷要汲新。

刍狗科名应是梦,貂蝉宦业竟成尘。

世间公议难磨灭,第一还须作好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梁漕东归(其一)

四年一节蜀山间,父子重来世所艰。

镜月澄心寒吏胆,条冰濯魄映儒冠。

孤清自古知谁似,遗爱于今愈耐看。

归去光明赢一着,笑渠袖手直旁观。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游景仁夔漕分韵得喜字

桐花繁欲垂,柳色澹如洗。

深谷舣行舟,匆匆春莫矣。

庐山蕨已肥,荆渚鱼正美。

提携赤藤杖,炊煮白粲米。

佳处有会心,岁月不须纪。

系船且夷犹,却待荻花水。

江平风浪澄,再与歌至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