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买舟载酒,约为承墩之游,遇雨不果

桃花一笑春风颠,花中疑有天台仙。

天台仙子旧相识,契阔红尘二十年。

红尘夙负看花债,见花时下元章拜。

平生手蜡屐一双,踏破三千花世界。

汪伦情比花潭深,沽春不惜双南金。

清溪曲曲通香国,桂楫兰桡约放吟。

一春三月半风雨,风风雨雨春无主。

鸠啼鹧唤不可听,有情终觉天难补。

补天何术驻春光,迎春送春飞燕忙。

重帘不隔燕来去,胭脂湿染乌衣香。

香风吹断香溪路,诗狂久受东皇妒。

南阳高士仙缘悭,不敌溪头老渔住。

渔舟欸乃自声声,花落如何载酒行。

忆花空有寻花梦,终负汪伦一往情。

情深聊向诗中说,诗成却奉花神阅。

花神寄语劝诸君,相思莫呕奚囊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汪大与友人约定出游赏花,却因春雨而未能成行的情景。诗中以桃花为引线,将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桃花一笑春风颠”,以桃花的轻盈姿态和春风的和煦,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欢快愉悦的氛围。接着,“花中疑有天台仙”一句,借桃花联想到传说中的天台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想象。

“天台仙子旧相识,契阔红尘二十年”两句,通过回忆与天台仙子的旧识,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在世俗生活中经历的岁月沧桑。

“红尘夙负看花债,见花时下元章拜”则表达了诗人对赏花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之情。他将自己对花的喜爱比喻为欠下的“看花债”,并表示见到花朵时会像元章(可能指元代画家赵孟頫)一样虔诚地礼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尊重。

接下来的几句诗,如“平生手蜡屐一双,踏破三千花世界”、“汪伦情比花潭深,沽春不惜双南金”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汪伦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他们对自然之美的共同追求。通过“平生手蜡屐一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而“汪伦情比花潭深”则强调了汪伦对诗人的深情厚谊。

“清溪曲曲通香国,桂楫兰桡约放吟”两句,描绘了两人计划出游的场景,清溪蜿蜒,香气弥漫,桂楫兰桡代表了他们准备乘坐的小船,预示着一次充满诗意的旅程。

然而,“一春三月半风雨,风风雨雨春无主”两句,转折点出现,春日的风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使得整个春天似乎失去了主心骨。接下来的“鸠啼鹧唤不可听,有情终觉天难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出游愿望的遗憾和无奈。

“补天何术驻春光,迎春送春飞燕忙”两句,运用了补天和燕子忙碌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留住美好时光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最后,“重帘不隔燕来去,胭脂湿染乌衣香”描绘了春日里燕子来来往往的景象,以及花瓣被雨水浸湿后散发出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好与短暂。

“香风吹断香溪路,诗狂久受东皇妒”两句,通过香风和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感慨。

“南阳高士仙缘悭,不敌溪头老渔住”两句,通过对比南阳高士(可能指诸葛亮)与溪头老渔夫,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平凡之美的向往。

“渔舟欸乃自声声,花落如何载酒行”描绘了老渔夫独自划船的声音,以及花落时载酒而行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闲适。

“忆花空有寻花梦,终负汪伦一往情”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汪伦一同赏花的遗憾,以及对这段友情的珍惜。

“情深聊向诗中说,诗成却奉花神阅”两句,诗人将这份深情寄托于诗歌之中,并希望得到花神的认可和赞赏。

“花神寄语劝诸君,相思莫呕奚囊血”作为结尾,花神以温柔的语气劝告读者,不要因为相思而过于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6)

何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女散花图

禅和守枯寂,学佛舛门径。

自我有眼鼻,即与色香竞。

不随欢喜缘,安得清净境。

天女来何从,空中立脚定。

临风一指挥,花起因风迅。

一花初回翔,千花相掩映。

千花如一花,花花见佛性。

有花是因缘,无花乃究竟。

眼鼻于色香,如影在明镜。

又如月在水,如寄亦如赠。

如是现身说,若为点头听。

形式: 古风

题终南进士图

电光睒睒摇双瞳,虬髯飒爽生秋风。

绿袍襒褷革靴橐,此是终南进士公。

终南血石千秋紫,名经一捧英雄死。

方干便受黄麻封,不才难雪生前耻。

三尺龙泉风夜吼,大鬼狂跳小鬼走。

半生抑郁不平气,不能杀人乃杀鬼。

榴花红照菖蒲绿,一尊拜酹中山醁。

雄心九死尚拿云,卓午天庭吐光旭。

形式: 古风

秦淮杂咏八首(其一)

舞榭歌台处处新,水云为界月为邻。

平分虎踞龙盘地,半著莺愁燕恼人。

镜下芙蓉占及第,门前杨柳解藏春。

秋心寄与文波绿,客到清溪唤渡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秦淮杂咏八首(其二)

金碧楼台绘六朝,祇今秋夕胜春宵。

三更灯影摇歌舫,十里脂香腻画桥。

甲帐锁云谁梦熟,丁帘钩月总魂销。

秦筝赵瑟东西是,小字何从记楚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