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九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多年,每逢重阳佳节倍感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万里飘零十二秋”写出了诗人离家万里,已经度过十二个秋天,流露出长期在外的艰辛和孤独。次句“不堪频倚夕阳楼”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每当夕阳西下,倚楼远眺,心中的愁绪更甚。
“壮怀空掷班超笔”借典故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班超投笔从戎,而诗人却无法施展抱负,只能让豪情空自消磨。接着,“久客谁怜季子裘”以季札挂剑的故事,感叹自己作为游子,无人理解或同情他的境遇。
“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蔓草古今愁”两句,通过描绘异域的恶劣气候和荒凉景色,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这种愁绪穿越时空,成为古今共有的情感。最后,“酒酣欲尽登高兴,强折黄花插满头”以酒浇愁,借登高赏菊的动作,表达在节日的欢愉中仍难掩内心的孤寂,以菊花插头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