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杂诗(其十八)

少主和亲惯,乘舆出塞门。

如何经故土,亦是嫁乌孙。

雕屋三春雪,糠灯万里魂。

琵琶弹绝调,夜夜泣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宁古塔杂诗(其十八)》由清代诗人杨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事件中的情感与情境,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首句“少主和亲惯,乘舆出塞门”,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和亲,一个在历史上常见却又充满悲情的词汇。这里“少主”指的是年轻君主,他因政治需要而被迫远嫁异族,以求两国和平,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的冲突。接着,“乘舆出塞门”形象地描绘了君主离开熟悉的国土,踏上未知旅程的画面,充满了离别与无奈。

“如何经故土,亦是嫁乌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和亲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和亲不仅仅是个人的牺牲,更是对故土的割舍与对未来的不确定。女子穿越故土,嫁到乌孙,意味着她将远离家乡,融入陌生的文化与生活,这种情感的复杂与痛苦跃然纸上。

“雕屋三春雪,糠灯万里魂”,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三春雪象征着季节更迭,岁月流逝;而糠灯则代表了孤独与寂寞,以及遥远的距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琵琶弹绝调,夜夜泣黄昏”,最后两句以琵琶的绝调和夜晚的哭泣作为收尾,将情感推向高潮。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常用于表达哀怨之情。绝调意味着无法言说的悲伤,夜夜泣黄昏则直接描绘了主人公在异国他乡的无尽思念与哀愁。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深刻地揭示了和亲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历史事件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综上所述,《宁古塔杂诗(其十八)》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和亲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2)

杨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宁古塔杂诗(其十九)

称藩虽渐广,文字尚无凭。

近塞能书木,临江但结绳。

冠裳今亦改,风俗旧相仍。

岁岁愁衣食,春来早凿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上元曲(其一)

谁道今宵是上元,城头画角不闻喧。

相看独有天边月,万里迢迢照塞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上元曲(其二)

皂帽蒙头犯朔风,醉中踏月过城东。

无端猎火原头烧,错认龙镫挂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上元曲(其三)

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

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儿簇拥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