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虞美人花

小绿媚苔痕,软绡初揭。露染春腮印红缬。

丽人妆罢,莫倚鲜花争折。看来浓湿处,虞兮血。

前生如梦,楚歌遥歇。泪影丝丝舞裙裂。

晚庭风起,应惹重瞳愁绝,落红吹未散,同寻月。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鉴赏

这首《感皇恩·虞美人花》由清代词人黄之隽所作,以“虞美人花”为题,借花喻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虞姬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虞美人花的形态,以“小绿媚苔痕,软绡初揭”开篇,将花比作轻柔的丝绢,贴着苔痕生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娇嫩与柔美。接着,“露染春腮印红缬”,通过露珠映照出的红色花纹,进一步渲染了花朵的鲜艳与生机。

“丽人妆罢,莫倚鲜花争折”,此处暗含对虞姬的赞美与惋惜,她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妆容精致,却无法避免命运的悲凉。接下来,“看来浓湿处,虞兮血”,将虞美人花与虞姬的命运联系起来,暗示了虞姬最终的悲剧结局,其鲜血如同花中的浓湿之处,令人动容。

“前生如梦,楚歌遥歇”,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感慨,仿佛一切只是梦境,而楚歌的余音在远方渐渐消散,象征着英雄时代的远去。最后,“泪影丝丝舞裙裂,晚庭风起,应惹重瞳愁绝”,描绘了虞姬在最后一刻的决绝与凄美,晚风中飘落的花瓣,仿佛是她泪水的痕迹,触动人心。

“落红吹未散,同寻月”,则寄托了对虞姬灵魂的追寻与怀念,即使她的生命已逝,但她的精神与美丽,如同落花一般,在人们心中永存,寻找着永恒的月光。

整首词通过对虞美人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命运的哀叹,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斗百草.雨中芍药

恣意喧妍,片云浓处天无赖。

做雨成丝,弄花如水,几度斜飘密洒。

一枝枝、是酒后憨情,浴馀困态。

向碧玉栏边,妖娆侧倚,亸鬟低黛。

应恨繁华迟暮,生未逢春,九十韶光浑不在。

腮影香沾,泪痕珠浥,为怜伊、将离谶改。

休持赠、牢抱芳心风前耐。

晚晴外、约佳人、玉纤试采。

形式: 词牌: 斗百草

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其一)

野月无家。水萤点火照蕖花。前代采莲人已去。

船回浦。夜半鵁鶄波上语。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其二)

暮舣荪桡。红楼靠水绿杨桥。楼里谁人呼侍女。

挨帘顾。风露三更侬欲住。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其三)

卸却钗钿。湿云一朵覆腮莲。自说小名呼锦瑟。

裙腰窄。吃剩香茶佯献客。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