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西山麓历诸公卿墓道至石塘即事

郡西流水石为塘,塘上青山是北邙。

阴径有霜松叶滑,阳坡无雨麦苗长。

溪桥送客秋蒲落,野店留人晚稻香。

立马墓前翁仲老,谁来取酒醉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西山行进,途经诸位公卿墓地,最终到达石塘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首联“郡西流水石为塘,塘上青山是北邙”以流水环绕石塘、青山映衬北邙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北邙山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所在地之一,此处借指历史遗迹,暗示着诗人对过往历史的追忆。

颔联“阴径有霜松叶滑,阳坡无雨麦苗长”通过对比阴坡和阳坡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霜叶滑动的声音与麦苗生长的画面,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

颈联“溪桥送客秋蒲落,野店留人晚稻香”描绘了诗人途中的两个场景:一是在溪桥边送别客人,蒲草随风飘落,象征离别的哀愁;二是在野店中,晚稻的香气扑鼻而来,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这两幅画面交织在一起,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相聚的温馨。

尾联“立马墓前翁仲老,谁来取酒醉斜阳”将视角转向墓地,诗人独自站在墓前,面对着年迈的翁仲(古代陵墓前的石像),不禁感慨万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邀请他人一同前来,共享美酒,共醉夕阳,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81)

沈明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未上巳临顾四舍人曲水

我本兰亭旧主人,东吴曲水借青春。

临文亦自悲今昔,把酒何须问主宾。

风动花枝山袅袅,日蒸云气水粼粼。

石前箕踞披青发,一笑明朝迹已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夜登包氏碧岑楼

澹月微茫江水平,登楼一啸俯空明。

天当尽处山长接,潮欲来时风自生。

闽粤帆樯通海徼,鱼盐墟市隔江城。

夜深坐听渔歌起,不是当年画角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李宾父萧皋别业

林皋自有徵君业,古碶何年别姓萧。

路入青溪双女庙,天低绿树鲍郎桥。

三家邻舍能供酒,十里江田不用潮。

时世清平吾与汝,不妨长此作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横山同玄白

西指横山路不遥,澄波十里泛兰桡。

浮云漏日阴移树,远水穿林绿过桥。

石壁垂莲青霭断,野田分局紫烟销。

不知顾况台何处,遥想书声度碧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