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夜坐

万籁划然起,凄凄中夜声。

钟鸣秋在寺,月出雁横城。

箫鼓当年梦,琴书此夕情。

莫嫌山鬼泣,白首尽佳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通过多种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万籁划然起,凄凄中夜声”以“万籁”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情景,用“划然起”强调了这些声音突然响起的动态感,营造了一种深夜特有的寂静与神秘。接着,“凄凄中夜声”点明了这种声音给人的感受是凄凉的,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钟鸣秋在寺,月出雁横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寺庙中的钟声在秋天的夜晚回荡,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月出雁横城”则通过雁群的飞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迁徙与离别,引发人们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

“箫鼓当年梦,琴书此夕情”将思绪拉回到过去与现在,通过“箫鼓”与“琴书”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情感状态的感慨。这里既有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情感的细腻捕捉。

最后,“莫嫌山鬼泣,白首尽佳兵”一句,以“山鬼泣”象征自然界的哀怨或不平,与前文的凄凉氛围相呼应,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知。然而,诗人以“白首尽佳兵”收尾,似乎在表达一种乐观与豁达的态度,即使面对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磨砺,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与平静,展现出一种成熟的人生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2)

徐尔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颜先生

萋萋芳草望中迷,落尽棠梨水拍堤。

谁向扁舟怜别客,白云相送板桥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次曹秋岳年兄韵(其一)

守约安贫贱,良朋辱过存。

吾衰谁与怨,疑义幸逢论。

草上雨珠碎,天边弦月昏。

坐来更漏转,香减酒卮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曹秋岳年兄韵(其二)

五更风雨急,惊听到桃花。

薄倖迷红浪,携宾怯绿莎。

平畴芳草乱,上国美人赊。

好会浮生仅,迟君天外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吴娘画竹

五日为斯画,休猜振笔迟。

湘山无限竹,一叶一相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