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怀古

六传趋朝纂大宗,星明江汉起真龙。

金凫玉虎埋虚寝,荜路桃弧启故封。

往事已随春草没,馀愁还向夕阳逢。

上陵空奏南巡曲,白日何曾照万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郢中怀古》由清代诗人魏允枚所作,通过历史的回顾与感慨,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兴衰的深沉思考。

首联“六传趋朝纂大宗,星明江汉起真龙。”描绘了古代王朝的传承与兴起,如同星辰在江汉之畔升起真正的帝王,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新君的诞生。

颔联“金凫玉虎埋虚寝,荜路桃弧启故封。”运用了生动的比喻,金凫玉虎代表了皇家的奢华与尊严,却在虚寝中被埋藏,而荜路桃弧则象征着艰难的开创之路,开启旧有的疆域,暗示了王朝的开创与巩固。

颈联“往事已随春草没,余愁还向夕阳逢。”将时间的流逝比作春草的消逝,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不再的哀叹,而“余愁”则指向了对未来的忧虑,夕阳的出现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希望的渺茫。

尾联“上陵空奏南巡曲,白日何曾照万松。”以“上陵”象征帝王的归宿,空洞的南巡曲反映了对帝王远行无果的讽刺,而“白日何曾照万松”则表达了对帝王恩泽未能遍及万民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权力更替、王朝兴衰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收录诗词(9)

魏允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陵竹枝词三首(其一)

森严庙貌有神灵。岁岁龙轺导七星。

南北路争台阁巧,犊车雀舫满枫泾。

形式: 词牌: 竹枝

武陵竹枝词三首(其二)

鸣榔徐溯碧波纹。毛豆香烧到大云。

向晚归来人更闹,吸笙摇鼓一时分。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文]韵

武陵竹枝词三首(其三)

九松天矫白云间。日夕游人自往还。

春末藤花秋半桂,名园唯说沈家山。

形式: 词牌: 竹枝

江行棹歌二首(其一)

阿侬家住汉阳江,少小生涯托画艭。

莫怪风波能见惯,曾从开府下韩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