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
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
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国破家亡、哀伤苍生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个人的悲痛。其中“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两句,通过对比山河依旧与家庭生活的消散,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哀叹。“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则是对战争中的不义行为和无辜者遭受屠杀的控诉。"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一句,通过质问苍天,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于无辜者遭遇不幸的愤懑和无奈。而最后两句"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则是诗人在回忆往昔美好时光的同时,对现实的凄凉发出深深的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犹怜典午身。
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
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
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
白日去如梦,青天知此心。
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
青山围万叠,流落此何邦。
云静龙归海,风清马渡江。
汲滩供茗碗,编竹当蓬窗。
一井沙头月,羁鸿共影双。
一阵飞帆破碧烟,儿郎惊饵理弓弦。
舟中自信娄师德,海上谁知鲁仲连。
初谓悠扬真贼舰,后闻欸乃是渔船。
人生漂泊多磨折,何日山林清昼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