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即事书怀

海隅为郡真卑屑,簿领沉迷箠楚喧。

王事更逾星火急,吏曹何啻米盐烦。

甘棠听讼曾无倦,丹笔书刑幸不冤。

境上送迎暂置驿,斋中宴喜懒开樽。

逢人未免腰如磬,议政常防耳属垣。

鲍臭恐将群小化,虫疑难与俗流论。

却思寂寞栖天禄,争得逍遥似漆园。

外地粗官如竹苇,一麾出守岂堪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海边做个小官实在微贱,文书工作沉溺于鞭打声中。
公务比星火还要紧急,官吏事务琐碎繁多像米盐般烦心。
审理案件从未疲倦,公正执法希望无冤案。
暂时放下迎来送往,静心斋中也不愿举杯畅饮。
与人交往难免腰背空虚,讨论政务警惕耳朵被墙外闲言所影响。
担心恶臭会感染小人,难以与世俗同流合污。
怀念过去清静的隐居生活,如何能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在。
外地小官如同竹苇般脆弱,一旦外出任职又怎能说得出口。

注释

海隅:偏远的海边。
簿领:公文、文书。
箠楚:鞭打。
星火:形容事情紧急。
吏曹:官署中的低级官员。
丹笔:红色的朱笔,用于书写法律文书。
鲍臭:比喻恶劣的风气。
漆园:指庄子曾经担任过漆园吏,后以之代指隐居生活。
竹苇:比喻地位低下或脆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的日常工作和内心感受。开篇“海隅为郡真卑屑,簿领沉迷箠楚喧”勾勒出的是一个边远的小郡,行政机构混乱,百姓生活困苦的景象。“王事更逾星火急,吏曹何啻米盐烦”则表现了官员处理公务的紧迫和繁琐,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甘棠听讼曾无倦,丹笔书刑幸不冤”展示了作者在司法审判上的公正无私和不辞劳累。接下来的“境上送迎暂置驿,斋中宴喜懒开樽”描写的是官员在巡视地方时的简陋生活,以及难得的休息时刻。

“逢人未免腰如磬,议政常防耳属垣”表达了作者面对百姓时的谦和态度,以及在讨论政事时的警觉与小心。而“鲍臭恐将群小化,虫疑难与俗流论”则透露出他对于官场中小人的忧虑和对待常人议论的困惑。

诗的后半部分“却思寂寞栖天禄,争得逍遥似漆园”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忙碌中难以获得的逍遥自在。最后,“外地粗官如竹苇,一麾出守岂堪言”则是对自己在边远地区担任基层官职的无奈和淡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作为一名地方小官员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郡民以岁稔刑清相率为斋以报善政永嘉聂从事赋诗纪其事因依韵足成一百言以谢之

为郡临瓯越,云泉兴未乖。

欢谣乏襦裤,归思满荆柴。

偶遂丰年望,潜将乐土偕。

流民争襁负,凶党绝椎埋。

精力奸多露,清心政自谐。

群生不疵疠,比屋已绥怀。

辄诣金人宇,同修香积斋。

漫劳歌邵父,方待拍洪崖。

治行非尤异,传闻及等侪。

雕章忽垂赠,属和愧淫哇。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

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

叠嶂雨馀泉眼出,澄潭风静钓丝垂。

城临古戍寒芜阔,路转荒村野彴危。

几处唱歌闻白纻,谁家酤酒见青旗。

蝶随游妓穿花径,犬吠行人隔槿篱。

桃李成蹊春尽后,鱼盐为市日中时。

桑麻万顷晴氛散,丝竹千门夕照移。

吟际岭云飞冉冉,望中垄麦秀离离。

烟迷乔木莺迁早,水满芳塘鹭下迟。

鹤盖翩然肯相顾,主人终宴岂知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郡斋即事书怀十二韵呈诸官

长乐疏钟自厌闻,汉庭谁不惜离群。

舟浮一水波澜阔,路入千山杳霭分。

郡阁先忧迷簿领,村田聊得问耕耘。

疲民深喜犹安堵,黠吏那知便舞文。

照胆求瑕空察察,饮冰为政漫云云。

玄台已分嘲扬子,桑野须防诮使君。

别派东倾连涨海,故园西望隔晴氛。

黛铺远岫秋将晚,绮散馀霞日欲曛。

小槛报春梅烂漫,满空呈瑞雪缤纷。

题诗到处寻红叶,置酒终朝看白云。

符竹偶分惭出守,櫜鞬暂佩愧从军。

石渠旧署频牵梦,室有芝兰阁有芸。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闻北师克捷喜而成咏

岁晏增冰合,烟尘起羯陲。

文昌先命将,羽檄便徵师。

天迥星狼灭,宵寒月魄亏。

前军临瀚海,后骑缚阏氏。

蓟北胡沙静,河南露版驰。

辽阳诸父老,重睹汉官仪。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