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红豆

暮云深。暮烟深。一去秋风直到今。白头空自吟。

信沈沈。思沈沈。门外天涯万里心。教侬何处寻。

形式: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双红豆》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邹韬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深的思念与孤独之情。

首句“暮云深。暮烟深。”以“暮”字开头,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刻特有的宁静与沉寂氛围,深邃的云层与浓重的烟雾交织在一起,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暗而深远的世界。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深沉与复杂情感。

接着,“一去秋风直到今。”一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从秋天一直延续到现今,强调了思念的持久与强烈。秋风作为自然界的象征,既代表了季节的更迭,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绵延不绝。

“白头空自吟。”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年华已逝,岁月无情地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独自吟唱,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孤独境遇的无奈表达。

“信沈沈。思沈沈。”两个“沈沈”叠词的使用,增强了情感的厚重感,表达了思念之深,无法言喻。信件的沉寂,意味着沟通的中断,而思绪的沉静,则是内心深处情感的激荡与挣扎。

“门外天涯万里心。”这句诗将思念的范围扩展至天涯海角,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心灵之旅,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那个人或事。这种跨越时空的距离感,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教侬何处寻。”一句充满了无奈与绝望,表达了主人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答案的无果,以及面对深沉思念时的无力感。整个诗句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双红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深深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78)

邹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郎住采莲塘里。妾住采菱湾底。

相见不相亲,隔一重帘千里。迢递。迢递。

一水盈盈难济。

形式:

鬓云松令

小窗幽,深院曙。帘外轻寒,寂寞花无语。

隔院繁华初著处。蜂蝶寻香,飞过邻家去。

葬桃花,吟柳絮。底事推敲,只有伤春句。

杜宇声声啼不住。若是怜侬,莫引侬愁绪。

形式:

昭君怨

记得花时离别。又是花开时节。花事太匆匆。

不相逢。梦里郎君归去。梦醒怯寒慵起。

春梦最撩人。况无凭。

形式:

点绛唇

月锁黄昏,天涯太近红楼杳。含愁如捣。

没个人知道。脉脉关心,只怕兰香老。空帏悄。

支颐待晓。月在西厢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