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宰所藏墨龙

飞廉为御丰隆车,凭陵九渊倾尾闾。

谁与发墨启玄奥,神光蹑斗旋其枢。

湖边竹屋清夜徂,防有没人来摘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王宰所藏墨龙》由元代诗人柳贯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墨龙这一艺术作品的深刻感悟。

首先,“飞廉为御丰隆车,凭陵九渊倾尾闾”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飞廉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丰隆则是雷神,这里用来形容墨龙驾驭着风雷之力,横扫九幽深渊,展现出墨龙的威猛与力量。这种夸张的描绘,既体现了墨龙作为艺术品的雄伟气势,也暗示了它蕴含的深厚力量和神秘色彩。

接着,“谁与发墨启玄奥,神光蹑斗旋其枢”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墨龙的内在世界。这里的“发墨”可能是指墨龙的墨色或墨迹,而“玄奥”则意味着深邃的内涵或秘密。诗人似乎在说,只有真正理解墨龙的人,才能揭开它隐藏的奥秘,而这种理解需要借助于一种超凡的洞察力,如同神光般照耀,引导人们沿着星辰的轨迹,探索墨龙的核心。这不仅表达了对墨龙艺术价值的赞叹,也暗含了对欣赏者智慧的期待。

最后,“湖边竹屋清夜徂,防有没人来摘珠”两句,将场景转换到一个宁静的夜晚,湖边的竹屋显得格外清幽。诗人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隐喻,湖水中的“珠”可能象征着墨龙艺术作品中的精华或珍贵之处。在这样一个静谧的时刻,诗人提醒人们要小心,因为总有人会试图窃取这些珍贵的艺术财富。这不仅是对潜在盗贼的警告,也是对所有欣赏者的一种提醒:真正的艺术珍品需要被妥善保护,以供后人欣赏和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龙这一艺术作品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柳贯成功地将墨龙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相结合,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商学士画云壑招提歌

高为巅峰下为壑,群木惨惨风欲作。

浮红动翠何许似,别崦残云明佛阁。

眼中疑此洛南山,咫尺便到龙门湾。

暗潮已落州渚出,新月未上渔樵还。

商侯胸有群玉府,借酒时时一轩露。

延春阁下墨淋漓,馀情亦及沧洲趣。

好山好水如高人,岂直貌敬将心亲。

平生几梦奉先寺,不知猿鸟犹相嗔。

君不见饮酒吟诗狂太白,曾是匡山读书客。

泥涂失脚走憧憧,岁晚看云情脉脉。

生今益壮业益修,未可造次思岩幽。

披图渍墨歌远游,我无桓玄寒具油。

形式: 古风

僧传古踊雾出波龙图歌

叶公好龙致真龙,精气所感无不通。

僧中刘累有传古,夜梦捷入骊龙宫。

阳晖焰焰阴魄动,左右给侍皆鱼虫。

探珠不得逢彼怒,轰然鼓鬣兴雷风。

潜窥窃识领其妙,写之万楮将无同。

目睛数月才一点,波浪咫尺如层空。

乘云执镜麾电母,跨海献宝招河宗。

刘尝善豢古善画,得意忘象象乃工。

为龙为画了不识,有顷噀水投长虹。

龙乎龙乎德正中,超忽变化天为功。

绛宫帝子秉节从,九渊唤起赤鲩公,永奠鳌极开鸿濛。

形式: 古风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其二)

雨水渐衣黑,云砂际目黄。

烟开才黯惨,日出已苍凉。

徇俗高檐帽,清心小篆香。

端居万里念,蕙草惜微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其四)

谣俗随方异,沟涂隔舍迷。

醺人惟马湩,劝客有驼蹄。

殿角孤花靓,城隅杂树低。

天涯中夜舞,如意昔曾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