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悔庵

支公幽事更如何,十载冥心在薜萝。

法演青莲应自得,诗传白雪许谁过。

名山历历空陈迹,尘海茫茫促逝波。

贫病几时同一笑,东林禅客已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佛法的虔诚追求。首联“支公幽事更如何,十载冥心在薜萝”以支遁(支公)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和内心冥想的向往,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颔联“法演青莲应自得,诗传白雪许谁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佛法比作青莲,象征着纯净与超脱;而“诗传白雪”则暗示了通过诗歌来传达内心的纯洁与高雅,但这样的精神境界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达到呢?这里蕴含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颈联“名山历历空陈迹,尘海茫茫促逝波”则转向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名山大川虽历历在目,却只是过往的痕迹,而世事如海,时间匆匆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尾联“贫病几时同一笑,东林禅客已无多”则是对人生苦短、世态炎凉的感叹。在贫病交加中寻找一丝欢笑,而东林寺的禅者,即指僧侣们,也已不多见,暗含了对修行者稀少的忧虑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佛法、历史、时间以及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25)

释通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石谒李祠题峨嵋亭

江南雨过群峰青,沙边兰桨时一停。

青莲居士不可见,千秋空有峨嵋亭。

峨嵋山月还依旧,昔年曾照樽中酒。

为问骑鲸飞上天,不知更落人间否。

形式: 古风

曹溪杂咏(其一)

为爱溪山好,无人只自看。

万峰青不断,三月雪犹寒。

乳鹿藏深树,飞凫过远滩。

兴来谁与晤,长啸碧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曹溪杂咏(其二)

经旬不出户,春草任萋萋。

谷静有猿啸,山深无马蹄。

岩悬泉竞落,云碍路应迷。

道者何多事,栽桃亦满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曹溪杂咏(其三)

底事消閒日,衡茅适性灵。

引泉通药坞,滴露写茶经。

野鸟分中食,岩花落净瓶。

最怜秋雨后,洗出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