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暑雨连三夕,溪声日日流。
门前通独木,天上过孤舟。
旧国莓苔老,他乡禾黍秋。
故人何契阔,愁绝一登楼。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连绵不断的雨水,溪水日夜奔流不息的景象。门前仅有一根独木可通行,而天空中则偶尔有孤独的船只经过。诗人通过描述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老去的莓苔和成熟的禾黍,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最后,诗人以“故人何契阔”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而“愁绝一登楼”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不详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半溪晴日衔疏柳,无数秋山入小楼。
谁伴主人一潇洒,滩头钓石石头鸥。
佳人负红颜,家在白茅渚。
独怜形影时,东风一延伫。
不见郎君到,但见塞鸿归。
鸿归知妾意,故向楼前飞。
野色山千里,香风水半池。
小亭无一事,白日苦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