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伯修参政之京兆尹任三首(其三)

天上神仙白玉京,烟花缭绕凤凰城。

端门日上红云动,太液春寒绿水生。

封事晓当香案奏,奎星夜接泰阶明。

更看鼎鼐功成后,绿野堂深遂素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般的京城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城的壮丽与祥和。首句“天上神仙白玉京”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京城比作神仙居住的白玉之城,赋予了它神圣而神秘的色彩。接着,“烟花缭绕凤凰城”一句,通过“烟花”与“凤凰”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京城的繁华与尊贵,仿佛凤凰在空中翱翔,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端门日上红云动,太液春寒绿水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日出时分端门处红云翻滚的壮观景象,以及太液池春寒中绿水悠悠的宁静画面,展现了京城四季变换中的不同风貌,既有热烈的朝气,也有静谧的和谐。

“封事晓当香案奏,奎星夜接泰阶明”则转入对官员上朝的描写,封事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谏或呈递机密文书的方式,此处暗示了苏伯修作为参政官的职责与使命。香案象征着庄严的仪式感,而奎星与泰阶则是古人认为的吉星与官运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对苏伯修官运亨通、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最后,“更看鼎鼐功成后,绿野堂深遂素情”两句,预示了苏伯修在完成政务后,能够回到绿野堂享受宁静与素朴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与祝福。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色,也寄托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生活幸福的深深祝愿,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7)

高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 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 生卒年:约1305~约1371

相关古诗词

积雨书怀

晓来深院生寒思,五月江城尚裌衣。

新水池塘鱼暗长,湿云楼阁燕低飞。

飘零王粲辞家久,牢落潘郎感发稀。

却笑炎威都洗尽,夜凉疏雨乱萤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徐方舟之岳阳

布帆高挂发吴歌,巴陵到时秋思多。

凉风渐落君山木,明月正满洞庭波。

丈夫壮游有如此,人生清事能几何?

想见题诗搜景物,夜深风雨泣湘娥。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丁酉二月二日访仲仁仲远仲刚贤昆季别后赋诗以谢

隐君家在越江边,烟雨江村绕舜田。

玉树郎君宜采服,紫荆兄弟正青年。

山云晓闇读书屋,湖水春明载酒船。

何日重来伏龙下,参同契里问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子素先生客夏盖湖上欲往见而未能因赋诗用简仲远徵君同发一笑

夏盖山前湖水平,杨梅欲熟雨冥冥。

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

野雾连村迷豹隐,江风吹浪送鱼腥。

伯阳旧有参同契,好共云孙讲《易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