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四)承赵国主赐问并赉刻书二种敬因苏长史奉谢

绿云缥缈隔清漳,玉札封题到草堂。

阁上青藜开璧府,枕中鸿宝示仙方。

东平乐善偏承宠,北海工书久播芳。

更羡名家苏季子,白头簪笔侍君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雅脱俗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尊崇之情。首句“绿云缥缈隔清漳”,以缥缈的绿云和清漳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中人物身份的不凡与环境的清幽。接着,“玉札封题到草堂”一句,以“玉札”形容信件的珍贵与精致,表现了信件传递的庄重与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收信人草堂主人的高雅品味。

“阁上青藜开璧府,枕中鸿宝示仙方”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阁上的“青藜”代表了知识的光芒,而“璧府”则象征着藏书丰富、学问深邃的学府。枕中的“鸿宝”与“仙方”则寓意着高深的学问与超凡的智慧,进一步强调了主人的学识渊博与超凡脱俗。这两句不仅赞美了主人的学识,也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敬仰。

“东平乐善偏承宠,北海工书久播芳”两句,通过对比与赞扬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东平乐善指的是主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与品德,北海工书则强调了其书法技艺的精湛与广泛传播的影响。这两句不仅赞扬了主人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最后,“更羡名家苏季子,白头簪笔侍君王”一句,将主人与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季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主人才能与地位的极高评价。同时,通过“白头簪笔”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年老仍勤于笔耕、忠诚侍奉君王的形象,进一步彰显了其忠诚与才华并重的高尚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场景、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知识、智慧的尊崇,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文化韵味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五)九月七日南昌太守王君华冈过访东郭小园有诗见遗酬赠

负郭停骖路未赊,孤亭麈尾发烟霞。

题诗坐听千林雨,对酒先看九日花。

寥落山中逢胜侣,风流江表见名家。

知君佩有丰城剑,斗畔何人识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六)送朱可久文学南归

前年此日双鸿影,今见孤鸿思不禁。

燕市黄金难得意,楚天白雪重知音。

秋声萧瑟来杯酒,旧事凄凉结寸心。

华阅才名归二阮,君家桂树总成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七)送朱长倩文学南归

山城木落菊花前,杯酒逢君意黯然。

和氏且须怀白璧,干将终自倚青天。

孤帆别路三千里,两世交情四十年。

此后云霄长在望,早看橐笔赋丼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八)九月十三日大雪唐君平文学入对过访有诗见投赋赠

清秋多病罢登台,卧阁因君一举杯。

玄雁自逢江上度,菊花何意雪中开。

高歌郢里惊人调,健笔梁园作赋才。

不是关山寒色早,上林琼树若为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