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浮梁县丰乐亭

百流南泻昌江浔,涵光吐润生良金。

从前良令固无几,矧复惠政留于今。

四十年来耆旧语,李谢刘杨遗爱深。

高君气象又宏远,能以和易调群心。

政平讼简日多暇,远嚣淩俗开胸襟。

旋治东园敞轩闼,四睇环耸千高岑。

已占溪山足清思,更添桃李成浓阴。

斯亭不独与民乐,乐得贤者同登临。

嗟予万里走燕赵,弱羽归飞思故林。

空吟绝致未能往,徙倚南风聊寄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众多河流向南奔腾入昌江,江水滋养光芒,孕育出宝贵的财富。
过去的贤明官员本就不多,更何况现今还有仁政留存。
四十年来,老一辈的人们谈论,李、谢、刘、杨四位的恩泽深入人心。
高先生的气度宏大深远,他能以和谐的方式调节众人的心绪。
政事安定,诉讼稀少,他常有闲暇,胸怀宽广,不受世俗困扰。
他很快在东园整治了宽敞的厅堂,四周高山环绕,景色壮丽。
这里既有溪山美景供人清思,又有繁花绿树增添宁静。
这个亭子不仅是百姓的乐园,更是邀请贤者一同游览的地方。
我远在他乡漂泊,思念着故乡,虽不能亲至,只能在南风中吟唱寄情。
遗憾的是,我只能空吟绝美诗篇,无法亲身前往,只能倚靠南风传递我的情感。

注释

百流:众多河流。
南泻:向南奔腾。
昌江浔:昌江边。
涵光:滋养光芒。
吐润:孕育。
生良金:孕育出宝贵的财富。
从前:过去。
良令:贤明官员。
固无几:本就不多。
矧:何况。
惠政:仁政。
留于今:现今留存。
耆旧:老一辈。
李谢刘杨:四位贤者。
遗爱深:恩泽深厚。
高君:高先生。
气象:气度。
宏远:宏大深远。
和易:和谐。
调群心:调节众人情绪。
政平:政事安定。
讼简:诉讼稀少。
日多暇:常有闲暇。
远嚣:世俗困扰。
胸襟:胸怀。
旋治:很快整治。
东园:东边的园林。
敞轩闼:宽敞的厅堂。
四睇:四处眺望。
环耸:环绕耸立。
千高岑:无数高山。
足清思:足以引发清思。
桃李:比喻贤才。
浓阴:繁花绿树。
斯亭:这个亭子。
与民乐:与百姓共享乐趣。
弱羽:比喻自己。
归飞:思念故乡。
故林:故乡。
南风:南方的风。
聊寄音:姑且寄托情感。

鉴赏

这首宋诗《寄题浮梁县丰乐亭》由金君卿所作,描绘了浮梁县丰乐亭的美景及其对当地人民的福祉。首句“百流南泻昌江浔”展现了江水奔腾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涵光吐润生良金”则寓言了丰乐亭滋养着地方的繁荣。诗人赞美了前任官员的善政,尤其是李、谢、刘、杨等人的恩泽深入人心。

诗中提到四十年来,老一辈人仍津津乐道这些美好的政绩,而现任官员高君更是气度宏大,善于调解人心,使得政事清平,诉讼稀少,他还有暇治理东园,营造出开阔的环境。亭子四周的山岭增添了宁静与生机,桃花李花盛开,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

丰乐亭不仅是百姓游乐之地,更是吸引贤者登临的胜地。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在外,虽有向往之情却无法亲至,只能在南风中寄托思念。整首诗通过描绘丰乐亭的景色和其带来的和谐氛围,表达了对地方治理者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12)

金君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南黄池村

轻风剪烟素,绳绳萦岩阿。

白鸟相间飞,野容秋外多。

颓日忽返照,霎若春气和。

惊帆无落势,又欲冲除过。

水行本善利,一苇安如梭。

却笑利名途,甚矣风中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清风阁

势压最高峰,四轩横断虹。

江山形胜外,疆埸尽图中。

景物浩无主,尘襟到即空。

何须迟炎暑,特地揖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清江台

贡章湍险吁可惊,岸翻石走轰雷霆。

崩奔出赣一千里,江势到此才渊渟。

道山仙府相照映,盘泊下饮苍龙精。

金沙洗淘洲屿出,红紫错杂围春城。

郡台峨空压万瓦,况值开霁宜高明。

老郎官冷厌缰锁,亦有樽酒难独倾。

旋烹茗粥别官佐,明朝又作新昌行。

形式: 古风

韩相生日

商飙迎素律,兑泽荐元精。

象顺奎钧烂,天钟义气清。

千龄将圣偶,冢辅为时生。

粹蕴森群玉,冲襟贮四瀛。

大方捐朴斲,淳辨复韶韺。

先帝龙飞日,朝阳凤一鸣。

振文齐木铎,保国敌金城。

旧德方图任,鸿钧正倚平。

具瞻归峻岳,众口说和羹。

固结君臣分,穷探礼乐情。

用人兼畎亩,得士尽豪英。

省罚蠲茶法,均徭审地征。

镇浮还美俗,恤隐起疲氓。

考古渊源博,含章气思宏。

太平论极至,坠典悉兴行。

文物期三代,规摹小二京。

纳忠高子孟,任重等阿衡。

国本重离正,身谋一羽轻。

殊方想风烈,皦日照功名。

嗣圣嘉深识,明神格至诚。

官仪端表宪,圭瑞竦桓楹。

邦揆车遵辖,时髦鹿在苹。

戍亭无警燧,廊庙有奇兵。

达节天须佑,真儒道始亨。

黄裳坤德静,玉铉鼎功成。

坐致唐虞旦,前无丙魏声。

昌期逢庆诞,睿宠极光荣。

烨烨台符应,诜诜喜气盈。

南岩同久固,西昴共晶明。

史克歌眉寿,芳风愿载赓。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