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二)

春且驻。休惜残红无主。柳色青青还未絮。

牡丹犹待雨。金鸭沈烟一缕。人在纱窗觅句。

仿佛家山三月暮。隔帘闻燕语。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面,诗人在这静谧的时光里感受着生命中的美好与寂寞。"春且驻"表达了对春天流逝不居的珍惜之情,而"休惜残红无主"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的留恋和怜悯,"残红"可能是指尚未凋谢的花朵,但已失去了繁盛时期的光彩。

"柳色青青还未絮"形容了春天柳树尚未长出细小的丝线状嫩叶,这里的"青青"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勃之感,显示着大自然的生长过程。"牡丹犹待雨"则是说那些牡丹花还在等待着春雨的滋润,它们尚未绽放。

接下来的"金鸭沈烟一缕"描写了一种优雅的室内生活景象,"金鸭"可能指的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炉具,"沉烟"则是燃烧后的轻烟,这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安逸的家居氛围。

"人在纱窗觅句"表达了诗人在纱窗之下寻找着词藻,或者是在回忆和构思中。这里的"纱窗"给人以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是古代住宅常见的装饰物,也是隔绝视线与风尘的一种方式。

最后两句"仿佛家山三月暮。隔帘闻燕语"则是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怀念,"仿佛"表达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家山三月暮"则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春日傍晚景象。"隔帘闻燕语"则是在室内通过窗帘听到燕子鸣叫的声音,增添了一丝生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家居生活细微之处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在春天的宁静时光中所体验到的生命情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乙未中秋同诸北客玩月于颍州之南楼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轮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

堪恨处,度霓裳曾到,长生宫阙。坐客。休叹息。

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朝中措(其一)用八窗叔韵送教忠制机省亲之行

灯棋三载客边头。江汉等萍浮。

一片白云关念,对床夜雨难留。

堂堂事会,相期烝楫,共济泾舟。

今岁雁来应早,着鞭莫待深秋。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其三)癸丑寿安观使

夜来南极十分明。申月应生申。

小范龙图老子,大苏玉局仙人。

擎天健手,家传方略,功在峨岷。

看取芝封夜下,归来尽展经纶。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其二)就酌菖酒饯教忠,再用韵

南风吹棹过吴头。聚散付云浮。

且共一杯怀楚,须期万户封留。

藕花时候,五湖烟雨,西子扁舟。

转首梦回残角,征人塞上新秋。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