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淡公(其五)

射鸭复射鸭,鸭惊菰蒲头。

鸳鸯亦零落,彩色难相求。

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

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

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射鸭又射鸭,鸭子受惊飞过菰蒲丛。
鸳鸯也零落,难以寻觅到它们的彩色身影。
我是生活在清波中的少年,常在清水中嬉戏游玩。
笑那乡贡郎,他在泥土中行走,自诩风流倜傥。
然而,为何那童发未脱的老翁,至死也不包头巾呢?

注释

射鸭:射猎鸭子。
菰蒲:水生植物,这里指代湿地。
零落:分散、稀疏。
乡贡郎:古代科举考试合格者,此处可能指代读书人。
丱角翁:童发未脱的老人,指年纪较大但头发仍未束起的人。
裹头:包头巾,此处可能象征着习俗或身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射鸭复射鸭,鸭惊菰蒲头”两句,以猎鸭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的“鸳鸯亦零落,彩色难相求”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光鲜不再的情感。

中间四句“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写诗人的自诩,自比为“清浪儿”,每次涉足都是在清澈的波涛之中,这里所谓的“清浪”象征着纯净无染的生活态度。而“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则是对诗人超脱尘俗、自得其乐的一种赞美。

最后两句“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涯的坚持,即使到了老年,也依然不愿意束缚自己的头颅。这一系列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追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内涵。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送淡公(其六)

师得天文章,所以相知怀。

数年伊雒同,一旦江湖乖。

江湖有故庄,小女啼喈喈。

我忧未相识,乳养难和谐。

幸以片佛衣,诱之令看斋。

斋中百福言,催促西归来。

形式: 古风

送淡公(其七)

伊洛气味薄,江湖文章多。

坐缘江湖岸,意识鲜明波。

铜斗短蓑行,新章其奈何。

兹焉激切句,非是等闲歌。

制之附驿回,勿使馀风讹。

都城第一寺,昭成屹嵯峨。

为师书广壁,仰咏时经过。

徘徊相思心,老泪双滂沱。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淡公(其八)

江南邑中寺,平地生胜山。

开元吴语僧,律韵高且闲。

妙药溪岸平,桂榜往复还。

树石相斗生,红绿各异颜。

风味我遥忆,新奇师独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淡公(其九)

报恩兼报德,寺与山争鲜。

橙橘金盖槛,竹蕉绿凝禅。

经章音韵细,风磬清泠翩。

离肠绕师足,旧忆随路延。

不知几千尺,至死方绵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