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题孙子勤西溪纪游图

西溪溪水拍长天。放游船。足留连。

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

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

乘流欲上白云间。小桥边。浪花圆。

只有忘机鸥鹭对人闲。

回首茅庵红叶里,僧遥客,倚栏干。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江城子·题孙子勤西溪纪游图》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游历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溪溪水的宁静与悠远,游船在水面轻轻荡漾的情景,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西溪溪水拍长天”,开篇即以溪水拍打天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放游船”一句,点明了活动的主题,游船在水面上自由穿梭,人们在此留下欢愉的足迹。“足留连”则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与不舍,流连忘返之情溢于言表。

“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描绘了芦苇随风摇曳,仿佛雪花飘落的景象,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寓意着生命的灵动与美丽。接下来,“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两句,通过仙侣共游、日暮时分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夕阳的余晖与寒烟交织,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乘流欲上白云间。小桥边。浪花圆。”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境之旅,乘着水流,似乎能直达云端,小桥边的浪花则显得格外圆润,充满了诗意与幻想。最后,“只有忘机鸥鹭对人闲”一句,以鸥鹭的悠闲自得,反衬出人世间的忙碌与纷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回首茅庵红叶里,僧遥客,倚栏干。”收尾处,诗人回望茅庵,红叶映衬下的宁静景象,与远处僧人与客人的身影形成对比,既是对过往旅程的回顾,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充满诗意的西溪游历,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栏千万里心.听雨忆云林

窗前新种绿芭蕉。夜雨声声枕上敲。

困不处眠转寂寥。耐清宵。有美人兮不可招。

形式:

琴调相思引.云林妹见赠雁足书灯,以小令申谢

雁字分飞思不禁。听风听雨梦难寻。

露华庭院,灯影照清心。

赠我不须长夜饮,感君聊赋短檠吟。

荧荧一点,应惜寸光阴。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鹊桥仙

琅玕一径,瑶琴三弄,人在清凉极处。

萧萧疑雨又疑风,倚怪石、苍苔珠树。

云中仙鹤,花间雏凤,万里丹山平步。

更邀明月照幽篁,消受这、满身香雾。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