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偶至相国僧舍

精蓝创何朝,规制极殊胜。

阎浮罹劫火,无复庄严盛。

惟馀白足僧,短褐露两胫。

我于大雪中,独立偶乘兴。

难寻金布地,颇讶玉为径。

娑婆绝尘翳,似得天眼净。

冷冷梵呗音,细杂铙与磬。

欣然遂忘返,宿留逮昏暝。

乃知向上机,无台亦无镜。

徒劳费辞说,妙在悟自性。

世无毗耶翁,孰拯众生病。

愿言投空门,跏趺事禅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雪中偶至相国僧舍》描绘了作者在大雪之日偶然造访一座僧舍的经历。诗的前四句写僧舍的历史久远,原本规制宏伟,但在劫火中遭受破坏,失去了往日的庄严。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白足僧”和“短褐露两胫”的形象,展现了僧人们的朴素生活状态。

诗人身处雪景之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清净,连道路都仿佛是“金布地”和“玉为径”,暗示着佛法的神圣。他沉醉于梵呗声中,忘却归途,直到天色昏暗才意识到时间已晚。诗人借此领悟到佛教教义的深邃,强调真正的修行不在外在形式,而在内心的觉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的期望,希望有如毗耶翁般的高僧能拯救众生疾苦,自己则心向空门,决心通过禅定寻求解脱。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载体,寓含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梦萱堂

忆昔种丹棘,期以怡亲衷。

亲亡故物在,徒使增悲悰。

朝观夕仍对,讵料精诚通。

忽从枕上见,宛与生存同。

欣然载言笑,睇彼阶下丛。

森森鹄觜英,相映慈颜红。

芳茎挺清脩,嫩叶纷葱茏。

斓斑五采服,煜比花色浓。

宜男既非望,且遂忘忧忡。

惊寤忽无睹,寥寥书室空。

想像抱沈痛,泪落如流淙。

起视北堂植,青青凉露中。

形式: 古风

青城怀古

炎宋尚简质,郊丘布为墙。

九门谨阖辟,万卒严周防。

暂置弗劳杵,权施岂须隍。

绵延逮宣政,骄盈更典章。

版筑易缕制,墉壕固金汤。

衮龙狩沙碛,泥马奔钱塘。

奢侈谅宜戒,播辱尤所伤。

陶匏荐明水,维馨仰前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林亭远眺卷

双亲久沦逝,遗榇空山藏。

岁月谅已远,抚昔增感伤。

仪刑渺何之,想像空徬徨。

悠悠人子心,沈痛何时忘。

虚亭纵遥览,竹树森微茫。

轻云敛还舒,列岫纷低昂。

岩松布清阴,溪艇浮沧浪。

骋望极遐旷,白首在异乡。

邈兹九京隔,慨叹徒深长。

行行更回顾,泪下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老大心易感鞠育恩难酬顾瞻青青山高冢山西头憩兹灌木阴盻睐驰双眸含悲睇天末若见坟与丘茅亭依水石屡至成淹留萧萧风树枝欲静不自由哀哀乌鸟情缠绵终靡休焉用徒耳为显扬慎所修移忠古攸贵往哲有令猷

先垄违别久,蔓草迷荒墟。

岂不念洒扫,道路频驰驱。

独悬一寸心,怵惕霜露馀。

王门固可乐,窈窕曳长裾。

旨甘亦云足,弗逮将何如。

孤怀倍恻怆,引睇西城隅。

洪涛曷能度,叠嶂谅难踰。

归飞乏羽翼,注目空踟躇。

中和盖代英,玉质神仙癯。

诗画两精妙,风韵天然殊。

熙春富词藻,字字皆璠玙。

允为世三绝,勖尔当珍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