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次和严藕渔宫允南归述怀四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首句“朝回犹著住山衣”,写出了诗人从官场归来后,依然穿着山居时的衣物,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接着,“如此行藏古亦稀”一句,表达了诗人这种生活方式在古代也是罕见的,暗示了他追求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双阙有云龙乍见,九皋无恙鹤还飞”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双阙象征着官场的繁华与权力,而九皋则是隐喻的山林,鹤的飞翔则象征着自由与高洁。这两句通过云龙与鹤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对官场与自然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抉择。
“闲携青史新书草,笑问黄花旧钓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悠闲生活。携带着历史书籍,仿佛在与古人对话,同时又与自然中的黄花、钓鱼石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展现出一种既深沉又轻松的生活态度。
最后,“滩上羊裘今在否,秋风鲈鲙未云非”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与期待。羊裘是古代隐士的服饰,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秋风鲈鲙则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暗示诗人希望在回归自然的同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乡后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反思,体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