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

出郭秋已深,寒原骋心目。

爱君幽栖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谐晚寻,同人遂成宿。

楼虚在山翠,书声向乔木。

飞雨一峰来,微云度疏竹。

清镫对残尊,孤琴写幽曲。

自得静者心,何须游秉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柄的《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描绘了秋季郊游的情景。首句“出郭秋已深”点明时令,深秋的景色引人瞩目。接着,“寒原骋心目”表达了开阔的视野和愉悦的心情。诗人赞赏友人的隐居之处,说城市喧嚣犹如山谷林木,显得格外宁静。

“初月谐晚寻,同人遂成宿”描绘了与朋友月下漫步,相约过夜的情景。夜晚的楼阁依山而建,书声透过高大的乔木传来,增添了诗意。飞雨和微云的描绘,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而“清镫对残尊,孤琴写幽曲”则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与友人品酒弹琴的雅趣。

最后两句“自得静者心,何须游秉烛”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认为内心的平静胜过任何世俗的热闹。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游历的所见所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5)

高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竹居

清溪入云木,隐处林塘深。

微月到流水,泠泠竹间琴。

虚声起遥听,天影澄远心。

余亦鸾鹤群,将期此投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绿杨双燕图

三月白门道,垂杨千树花。

君看双燕子,飞去入谁家。

门巷失故垒,时来拂枝斜。

春风更相惜,莫与乱栖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醉歌行郑二广文西斋宴集

吾爱郑夫子,妙年振英声。

读书不肯死章句,笑杀当时鲁两生。

男儿何事空饥饿,角巾啸起东山卧。

三奏《阳春》和者稀,立谈古人独知我。

知我家无二顷田,几翻相见客中怜。

开心写意不足惜,千金散尽还依然。

广文高馆归来好,挝鼓谈经日应早。

堂下诸生揖郑虔,门前食客谒平原。

倾家禄米三百斗,一岁只供沽酒钱。

西斋为余造瑶席,满堂尽是青云客。

绮席金盘苏合香,银瓶绿酒玻璃色。

昨夜东风天际来,桃花笑人历乱开。

春光如此得几日,毋多酌我何为哉?

山公不解倒骑马,习池春水空莓苔。

我歌白云兴偏逸,君起挥毫夸第一。

空名何用挂百年,剧饮唯须醉千日。

郑夫子,听我歌。与君更进酒,但使朱颜酡。

君不见陌头杨柳色青青,飞花昨日吹满城。

又不见乐游原上咸阳道,汉阙秦陵几回好。

昔时歌吹激浮云,今日残阳映衰草。

不用悲歌空断肠,请君劝客勿停觞。

古来唯有留宾驿,到处逢人说郑庄。

形式: 古风

赋得吴航渡送赵少府之京

君不见吴航渡,河上萧萧多古树。

树根积石长青苔,应是昔人繫舟处。

寂寞寒潮自往还,关河北望空云山。

天浮百粤荣光歇,海接三吴霸气寒。

吴王城阙几千载,舸舰何年到闽海。

危樯峻橹逐飘风,今日吴航名尚在。

江上年年春草新,城头车马往来频。

野鸟不知惊候吏,垂杨空自送行人。

形式: 古风